《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梁娜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铜川 727031
引言
“三教”改革是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解决高职教育在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陕西某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进行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通过观察、学习文件及文献研究等发现,教师方面,有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有提升教师队伍素养,有培养双师型教师等;教材方面,有精选规划新形态教材,有编写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或融媒体等新形态教材;教法方面,创新包括教学模式、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和信息化资源、融入思政、改进教学评价等,但是结合学院实际“三教”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1 现状分析
某院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均开设,开设在第一学年,每周 2 学时。
1.1 教学现状
三教方面,教师方面,学期内教师们都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培训,积极学习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等,暑期坚持进行下企业锻炼,在课程中能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教材方面,教材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陈旧,没有包括部颁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里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两部分内容;教法方面,使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法,采用多媒体广播软件授课,教学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
学生方面,开学第一课时候通过问卷和测试、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课堂观察等对学生进行摸底发现,学生生源多元化,基础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平时使用智能手机,仅有个人学生偶尔使用一次电脑。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兴趣低下,机房课外也不开放,学生没有时间练习。
1.2 存在问题
不难发现,“三教”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方面,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免有些方面学习不够深入,教师之间教研室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也没有建立结构化的教师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有待提高;教材方面,教材非十四五规划教材非新形态教材,教材内容陈旧与部颁课程标准不符等;教法方面,生源多元化基础参差不齐,课时少实践少,学生学完就忘,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较传统,教法、信息化教学手段均较单一[1],信息化资源相对也较少。
因此本课题仍具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也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 问题分析
从《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和存在问题切入,在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下,通过知网检索查阅大量关于本课题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结合观察法、聘请专家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讨论提出三教改革对策建议。就三教改革问题从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精选教材、创新教法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最终形成一套有效的适合我院学生的三教改革方法。
3 对策研究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通过实施三教改革,多形式多方面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结合教育部颁发的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级管理办法,精选教材;适用互联网+ 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教法学法并改进教学评价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
3.1 教师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文件、参加各级各类各种培训、下企业锻炼、教研组(包括和专业课程教研组和思政教研组等)之间加强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师德践行能力、政治修养、双师素质、专业教学能力、数字素养水平、综合育人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等,并建立结构化跨学科的教师教学团队。
3.2 教材方面
在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最新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 版)的基础上,补充相关内容达到覆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MS Office/WPS Office 教学内容,精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新形态教材,课程内容和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融入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开发配套在线精品课程,包括视频、课件、在线测试、讨论、考试等。这里需要说明补充相关内容是因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 版)里基础模块包括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等 6 个方面内容,建议最低学时 48 学时,没有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两个方面,因此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补充上述两方面教学内容。
3.3 教法方面
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在线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按照教师要求学生在学堂在线课外开展学习,课上在机房针对课前学习存在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加大实践练习时长和力度,课后教师线上答疑。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学时不够,课外机房未开放问题。
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法,例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同伴互助法、团队合作小组学习、思维导图法等,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法。
教学手段依托学堂在线平台、极域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级考试模拟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和资源,同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采用多主体多方式多环节三结合改进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平台评价、课前课后线上评价课上线下评价等。
通过上述改革,重新分配课时,调整进度计划,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在授课班级开展教学实践,突出学生主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不断反思改进完善,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分析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三教”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结局对策,对于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远俊红 . 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2024, 20 (03): 162-164+170.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4 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三教”改革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研究(2024SZX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