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赵世伟
身份证号:640202199108070013
摘要:在现代工程建设领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结构的日益复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愈发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混凝土用量大、结构尺寸大等特点。这一技术的有效应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和耐久性。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温度裂缝等质量问题,所以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掌握其关键要点,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各类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高层建筑等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频繁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普通混凝土施工相比,面临更多的挑战。其内部的水化热积聚、内外温差控制以及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等问题都需要精心处理。工程的质量要求促使我们必须深入探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到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满足工程对结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1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1体积大,结构厚实
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显著特点是体积大且结构厚实。其体积大表现为混凝土的浇筑量通常较大,在大型建筑基础、大坝等工程中,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量可达数千立方米甚至更多。结构厚实意味着其在各个维度上的尺寸较大,如厚度、高度或长度等。这种特性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能够承担巨大的荷载,为大型工程提供稳固的支撑。同时,体积大、结构厚实也带来了施工难度的增加,例如在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来确保施工质量。
1.2水泥水化热释放量大
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释放量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多,其水化热释放总量较高。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内部积聚,不易散发。这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热量散发路径长,散热速度慢。水泥水化热释放量大这一特点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与外部环境形成较大的温差。这种温差会产生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如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1.3易产生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由于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就形成了内外温差。这种温差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此外,在混凝土降温阶段,由于内部温度降低,混凝土会发生收缩,如果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而导致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尺寸大,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作用明显,更增加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可能性,这些裂缝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防水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2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问题
2.1温控难度大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难度大。水泥水化热使内部温度升高,结构厚实阻碍散热,热量易积聚。外部环境温度多变,增加了温控复杂性。现有的温度监测手段难以精确反映内部温度场分布,温控措施如冷却水管的参数控制要求精细,稍有偏差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对温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2.2混凝土浇筑易出现分层离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和浇筑量较大,混凝土的各组成成分在重力作用下有分离的趋势。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不当,过大的坍落度会使骨料下沉,砂浆上浮,导致分层离析。同时,浇筑速度过快或振捣不均匀也会加剧这一问题。分层离析会破坏混凝土的均匀性,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受到影响。上层混凝土的强度可能因为骨料含量少而降低,下层混凝土则可能因为砂浆不足而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进而影响整个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3养护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求高。其水泥水化热大,易产生温度裂缝,所以养护需严格控制温度与湿度。在温度方面,要防止内外温差过大,需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尤其在早期,混凝土强度低、热应力敏感时更为关键。湿度方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快会导致干缩裂缝,需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长,通常不少于14天,特殊工程可能更久,期间要持续监控温湿度并调整养护措施,任何环节疏忽都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
3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是关键。原材料选择上,水泥优先选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化热。粗骨料用级配良好、粒径大的石子,可减少水泥用量。细骨料选含泥量合格的中砂。配合比设计要科学,在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下,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适当增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改善工作性能。通过精准计算调整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比例,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3.2浇筑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对保证结构质量至关重要,其中分层、分段浇筑是常用的方法。分层浇筑时,根据混凝土的浇筑能力和结构特点确定每层的浇筑厚度。合理的分层厚度既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能避免因浇筑厚度过大导致的内部热量积聚过多。在分层浇筑过程中,要确保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浇筑上层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分段浇筑则是根据结构的平面尺寸和形状,将整个浇筑区域划分为若干段进行浇筑。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量,便于散热和控制温度应力。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浇筑速度过快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模板侧压力过大等问题。
3.3温控措施
温控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冷却水管是常用的温控手段之一。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在结构内部合理布置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间距、管径等参数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尺寸、水泥水化热等因素确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除了冷却水管,还可采用保温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减少内外温差。在混凝土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变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温控措施。例如,当内部温度过高时,可以加快冷却水管的水流速度,当内外温差接近临界值时,增加保温材料的厚度,确保混凝土温度始终处于合理范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原材料的把控到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温控和养护等环节,每个步骤都对工程的最终质量产生关键影响。掌握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能够有效避免温度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持续改进和完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保障各类工程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林振彬.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管理方法研究——以海口市某项目建设为例[J].住宅产业,2022,(12):85-87.
[2]刘娴.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12):117-118.
[3]王志岗.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2,(10):13-15.
[4]何恺.房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2,(20):109-111+117.
[5]郑阳阳.探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22,(0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