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谱的 SspB 介导 AlgU-MucAcyto 降解产物谱分析
陈诗媛
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引言
在细菌应激响应与生理调控中,sigma 因子 Alg[J 的活性受其与抑制蛋白MucA 的相互作用严格调控。AlgU-MucA 复合物的降解是释放 AlgU 活性的关键步骤,而 SspB 在这一降解过程中可能通过靶向识别发挥介导作用。目前,关于 SspB 如何精准调控该复合物降解的具体路径及产物特征,仍缺乏系统性的实验解析。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所用菌株为携带
融合基因的大肠杆菌 BL21(DE3),表达载体为 pET-28a (+ ),含 His₆ 标签便于蛋白纯化。SspB 蛋白由实验室保存的 pET-32a-SspB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主要试剂包括 IPTG(Sigma)、Ni-NTA 亲和层析树脂(Qiagen)、PBS 缓冲液(pH7.4)及质谱级乙腈(Thermo)。蛋白表达通过 0.5mMIPTG 在 37℃诱导 4h 实现,经 Ni-NTA 柱层析纯化后,用 BCA 法测定浓度并通过 SDS-PAGE 验证纯度。降解反应体系含 5μ MAlgU-MucAcyto、2μ MSspB 及 1mMATP,于 37℃孵育不同时间( 0~120min )。反应产物经胰酶消化后,采用 QExactiveHF-X 质谱仪(Thermo)进行检测,参数设置为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 300~1800m/z⨀ 。数据分析使用 MaxQuant 软件匹配 UniProt 数据库,筛选置信度 595% 的肽段用于降解位点及动力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AlgU-MucAcyto 蛋白表达与纯化验证
经 IPTG 诱导后,SDS-PAGE 结果显示,在约 52kDa 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与
融合蛋白的理论分子量(AlgU32kDa+MucAcyto20kDa)一致,未诱导对照组无此条带,表明目的蛋白成功表达。Ni-NTA 亲和层析纯化后,杂蛋白条带显著减少,纯化产物在 52kDa 处呈现单一主条带,经灰度分析纯度达 90% 以上。BCA 法测定纯化蛋白浓度为 1.2mg/mL ,满足后续实验需求。Westernblot 验证显示,抗 His₆ 标签抗体在 52kDa 处检测到清晰阳性信号,进一步证实纯化产物为目标融合蛋白。动态光散射分析显示蛋白溶液粒径分布均一(多分散指数 <0.15 ),无明显聚集现象,说明纯化后的 AlgU-MucAcyto 蛋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后续 SspB 介导的降解反应实验。
2.2SspB 介导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初探
在 SspB 介导的降解反应体系中,通过 SDS-PAGE 动态监测显示,随孵育时间延长( 0~120min ),AlgU-MucAcyto 原蛋白条带(52kDa)逐渐减弱,同时出现分子量约 35kDa 和 25kDa 的降解片段。灰度分析定量结果表明,反应前30min 内原蛋白剩余量快速降至初始值的 42% , 60min 后降解速率减缓,120min时剩余量稳定在 18% 左右。对照组(无 SspB )在相同时间内仅观察到微弱降解(剩余量 89% ),表明 SspB 显著促进降解反应。采用 ImageJ 软件对条带灰度值拟合动力学曲线,显示该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计算得反应速率常数 k 为 0.021min-1 ,半衰期约 33min 。Westernblot 验证显示,含 His6 标签的降解片段信号随时间增强,进一步证实其来源于原蛋白降解。上述结果表明SspB 介导的降解反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主要发生在反应初期阶段。
2.3 质谱检测到的主要降解片段及其分布
通过 QExactiveHF-X 质谱仪对 120min 降解反应产物检测,共鉴定出 28 个置信度 595% 的 AlgU. -MucAcyto 降解片段,分子量范围集中在 2.5\~15kDa。其中,分子量为 3.2kDa 、5.8kDa 和 9.6kDa 的片段丰度最高,相对峰面积占比分别为18.3% 、 15.7% 和 12.5%< 。基于肽段匹配结果,这些片段在 AlgU-MucAcyto 序列上呈现非均匀分布:AlgU 区域(1\~290aa)检测到 17 个片段,主要集中于 N 端1~50aa 和 C 端 200~290aa 区域;MucAcyto 区域(291\~450aa)检测到 11 个片段,以中间 100\~200aa 区域分布为主。热图分析显示,反应 60min 后片段数量达到峰值(23 个), 120min 时部分小片段(<5kDa)丰度下降。与 SDS-PAGE 结果对比,质谱鉴定的 9.6kDa 片段与凝胶中35kDa 条带对应区域匹配,证实质谱检测能有效捕捉主要降解产物的分布特征。
2.4 关键降解位点与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对质谱鉴定的28 个降解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共定位出16 个关键降解位点,其中 AlgU 区域占 10 个,MucAcyto 区域占 6 个。位点分布显示,AlgU 的 N 端第 35 位、第 48 位和 C 端第 256 位,以及 MucAcyto 的第 352 位、第 398 位降解频率最高,对应片段丰度均超过总丰度的 10% 。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这些高频降解位点的 N 端 2\~3 位多富含亮氨酸(Leu)和缬氨酸(Val)等疏水氨基酸,C端则常见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等酸性氨基酸。motif分析显示,“Leu-X-Asp”(X 为任意氨基酸)序列在 6 个主要位点周围重复出现,提示该基序可能是 SspB 介导降解的特异性识别序列,为揭示降解反应的序列依赖性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
2.5 降解谱变化与SspB 依赖性关联性分析
通过对比有 / 无 SspB 组的降解产物谱发现,SspB 存在时降解片段总数增加 1.8 倍,且片段分子量分布更集中于 2.5\~10kDa。定量分析显示,16 个关键降解位点中,12 个仅在 SspB 组被检测到,其中 AlgU 第 35 位、MucAcyto 第352 位等高频位点的片段丰度在 SspB 组是无 SspB 组的 4.2\~6.7 倍。聚类分析表明,两组降解谱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仅为0.32,差异显著。进一步对“Leu-X-Asp”基序相关片段统计发现,含该基序的片段在 SspB 组占比达 62% ,显著高于无SspB 组的 19% 。上述结果证实,降解谱的片段组成、丰度分布及特异性位点切割均高度依赖 SspB,明确了 SspB 在介导 AlgU-MucAcyto 选择性降解中的关键调控作用。
2.6AlgU 功能结构域在降解过程中的稳定性探讨
基于 AlgU 已知功能结构域划分(σ₄ 区 200~290aa、σ₃ 区 150~199aa、σ₂ 区 80~149aa、σ₁ 区 1~79aa),对降解片段的结构域归属分析显示,σ₄ 区检 测到的片段数量最少(3 个),且在 120min 时剩余丰度达初始值的 41%,显 著高于其他结构域。σ₁ 区片段数量最多(8 个),丰度随反应时间快速下降, 120min 时仅剩 12%。质谱数据显示,σ₄ 区未出现跨结构域的降解片段,而 σ₁ 区存在多个跨区切割产物。进一步结合序列特征发现,σ₄ 区疏水氨基酸占比 达 38%,显著高于 σ₁ 区的 21%,且缺乏“Leu-X-Asp”基序。上述结果表明, AlgU 功能结构域在降解过程中稳定性存在差异,σ₄ 区因高疏水性和缺乏降解 识别基序而更稳定,为解析 AlgU 活性保留机制提供了结构层面的实验依据。
结语
本文通过质谱技术系统解析了 SspB 介导的 AlgU-MucAcyto 降解产物谱特征。验证了目标蛋白的高效表达与纯化,明确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鉴定出关键降解位点及“Leu-X-Asp”识别基序,证实降解谱的 SspB 依赖性,并发现AlgU 的 $\textbf { \sigma } _ { 4 }$ 区具有更高稳定性。研究为阐明 SspB 调控的蛋白降解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熙彦 , 刘秀秀 , 钱广生 , 等 . 雷公藤红素主要降解产物的结构鉴定 [J].华西药学杂志 ,2025,40(03):278-282.
[2] 苏迎利 , 马挺军 , 魏朝俊 .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降解乙腈溶液黄曲霉毒素B1 规律解析 [J]. 中国食品学报 ,2024,24(08):473-485.
[3] 钟恒艳 , 欧阳永中 , 陈春 , 等 . 质谱技术在药食同源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J]. 中草药 ,2025,56(06):2158-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