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生活环境创设策略分析
陈雅娟
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 福建厦门 361100
作者简介:陈雅娟(1990.03-),女,福建厦门人,汉族,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园全科。
摘要:在学前教育领域,班级作为儿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核心空间,其环境布置策略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基于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来规划教室环境,旨在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和兴趣爱好。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空间,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文致力于探讨如何围绕儿童构建适宜的生活学习环境,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改善物理设施、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等,从而为儿童提供一个既安全又充满启发性的成长天地。
关键词:幼儿阶段;班级生活环境;主体地位;全面发展
幼儿阶段的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可以接触到最初的社会化环境,这是他们形成个性、习惯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班级生活环境的创设,不仅关乎幼儿当下的快乐成长,更深远地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生活环境,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布局、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和和谐温馨的人际氛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和实施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生活环境创设策略,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以幼儿为核心的区域划分
在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生活环境创设中,区域划分是一个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主动且乐于参与班级生活。以餐点区域为例,我们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用餐的地方,而是将其设计成一个充满互动与乐趣的空间。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名为“小小厨师长”的餐点区域,让幼儿轮流担任“厨师长”角色,负责分发餐具、介绍当日菜品,甚至参与简单的食物准备工作。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还能在用餐过程中融入教育元素,如通过故事讲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幼儿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学到知识[1]。
饮水区域同样可以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水的奇妙世界”主题墙,展示水循环的科学原理,引导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设置有趣的饮水记录表,鼓励幼儿自己记录每日饮水量,并设立“饮水小明星”奖励机制,激发幼儿的饮水兴趣。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饮水需求,还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盥洗区域是另一个可以发挥创意的空间。我们可以将盥洗步骤设计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如“小手洗白白,细菌都跑开”,让幼儿在唱歌的同时完成盥洗动作。利用卡通贴纸和色彩鲜艳的指示牌,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洗手液、冲水等步骤,使盥洗过程变得既有趣又规范。
午睡区域则可以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可以设置柔软的床垫和抱枕,播放轻柔的摇篮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梦乡。鼓励幼儿参与午睡环境的布置,如选择自己喜欢的床单颜色、摆放小玩偶等,让他们对午睡区域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
二、安全舒适的班级空间布局
在构建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生活环境时,安全舒适的班级空间布局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深知,一个温馨而安全的班级空间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到安心,还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与参与的热情。因此,在餐点、饮水、盥洗、午睡等关键生活区域的布局上,我们力求做到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又充满创意与互动性。
以餐点区域为例,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固定座位模式,而是采用了灵活的圆形餐桌布局,每张桌子都围绕着中心的“小小厨师长”角色设计。幼儿们可以自由选择座位,与不同的小伙伴共进午餐,增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餐桌边缘采用了软质包边处理,防止幼儿在活动时碰撞受伤,确保了用餐环境的安全性。在餐具的选择上,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抓握能力,选用了轻便且不易碎的材质,让幼儿在自主取用餐具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2]。
饮水区域则被打造成了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水的世界”。我们设置了高低不同的饮水龙头,以适应不同身高幼儿的需求。墙面装饰以海洋生物为主题,让幼儿在饮水的同时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我们还特别设置了“小小水质检测员”角色,鼓励幼儿定期参与水质检测活动,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水的纯净度,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还让他们对饮水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盥洗区域同样注重安全与舒适。我们采用了防滑地砖,并安装了扶手,确保幼儿在湿滑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墙面装饰以卡通动物洗手步骤图为主,配以生动有趣的儿歌,引导幼儿正确洗手。同时还设置了“小小卫生监督员”角色,让幼儿轮流担任,负责监督同伴的洗手情况,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卫生意识,还增强了他们之间的责任感与互动性。
三、鼓励自主探索的环境设置
在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生活环境创设中,鼓励自主探索的环境设置是激发幼儿好奇心与创造力的关键。我们深知,一个充满探索机会与挑战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因此,在餐点、饮水、盥洗、午睡等日常生活区域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鼓励自主探索的环境设置,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教师共同构建属于他们的知识王国。
以餐点区域为例,我们设置了一个名为“小小美食家”的探索角。在这里,幼儿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还可以参与食物的准备过程。比如,在“果蔬彩虹拼盘”活动中,教师会提供多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然后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彩虹拼盘[3]。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不仅学会了识别不同的食材,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饮水区域也被赋予了新的探索意义。我们设置了一个“水的魔法实验室”,提供了各种安全无毒的实验材料,如食用色素、冰块、吸管等,让幼儿在探索水的性质的同时,体验科学的魅力。比如,在“彩虹雨”实验中,幼儿们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水滴在油层上缓缓扩散,形成美丽的彩虹雨现象。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讨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盥洗区域同样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们设置了一个“洗手小博士”探索站,提供了不同种类的洗手液、肥皂和洗手刷,让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探索哪种清洁方式更有效。同时,墙面装饰以生动的细菌图谱为主,引导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洗手经验和发现。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卫生意识,还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午睡区域也被打造成了一个鼓励自主探索的空间。我们设置了“梦乡探险家”主题墙,展示了各种梦幻般的场景和角色,如星空、海洋、森林等,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午睡前后,教师会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墙进行自由想象和创作,如讲述自己的梦境故事、绘制梦中的世界等。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梦乡。
综上所述,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生活环境创设,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发展特点,将教育理念融入环境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我们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成长空间,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认知发展和社会性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将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际交往能力,为其未来的人生旅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炼红.创设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环境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6):2.
[2] 祝宁."以幼儿为主体"班级环境创设新视角[J].小学科学:教师, 2017(5):1.
[3] 唐锋,胡媛,蔡迎旗."儿童的视角"下幼儿园班级角色区环境创设[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9(7):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