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在信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
王健
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 辽宁沈阳110000
作者简介:姓名:王健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辽宁大连 出生年月:1989.08.17 学历:本科 职称:中级(专业技术九级)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
摘要:数据治理作为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在现代企业管理和运营中日益凸显。通过科学的数据治理,可以有效解决信息系统运行中数据不完整、不一致、不安全等问题,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决策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从数据治理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信息系统管理的实际需求,探讨数据治理在信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模式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数据治理;信息系统管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资源优化
引言
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其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然而,随着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治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数据冗余、数据孤岛、数据质量下降以及数据安全威胁等问题。科学的数据治理是确保信息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企业数据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途径。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数据治理方法,企业可以有效解决信息系统运行中的数据问题,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与高效利用。
1数据治理的基本内涵与信息系统管理需求
数据治理是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其目标在于通过制定规范、标准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数据治理涵盖了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与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保障。信息系统管理对数据治理提出了多层次的需求,其中包括数据质量的全面提升、数据安全的有效防护、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数据共享与协作的实现。在数据质量方面,信息系统需要通过数据治理解决数据冗余、不一致和错误等问题,提升数据的可信度与可用性。在数据安全方面,数据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数据治理在信息系统管理中的关键应用
数据治理在信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贯穿了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是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与高效管理的关键因素。在数据收集阶段,数据治理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与流程,确保数据的来源可追溯性与准确性,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奠定基础。在数据存储阶段,数据治理通过优化存储架构与管理策略,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快速调用,避免因存储分散或冗余导致的资源浪费。在数据处理阶段,数据治理通过引入数据清洗、校验等技术,解决数据不一致、不完整的问题,提高数据的质量与可靠性。在数据分析阶段,数据治理通过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与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在分析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在数据使用阶段,数据治理通过制定数据访问规范与共享标准,促进数据的开放与协作,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与价值。在实际管理中,数据治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程,其实施需要从数据、技术与管理三个层面入手,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形成系统化的治理体系。
3数据治理的实施策略与管理优化路径
3.1数据治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数据治理体系的构建是实现科学化治理的基础环节,需要通过明确治理目标、制定治理标准与规范、构建治理组织架构等手段,为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治理目标的制定中,应结合企业的业务需求与战略规划,明确数据治理的方向与重点。在标准与规范的制定中,应根据行业标准与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涵盖数据质量、安全与使用的全面规范。在组织架构的构建中,需要设置专门的数据治理团队,并明确各部门在治理过程中的职责与分工,通过协调与合作实现治理工作的高效推进。在优化数据治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定期审查与评估,发现治理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调整治理策略,确保治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3.2数据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数据治理技术是提高治理效率与效果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贯穿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与使用的全过程。在数据收集阶段,通过应用自动化采集与智能化识别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数据收集的效率与准确性。在数据存储阶段,通过引入分布式存储与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弹性扩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存储需求。在数据处理阶段,通过采用数据清洗、数据标准化与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可以解决数据的不一致与冗余问题,提高数据的可信度与可靠性。在数据分析阶段,通过应用数据可视化与高级分析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直观与深刻的数据洞察。在数据安全方面,通过引入加密、访问控制与审计等技术,可以有效防范数据泄露与非法访问,为企业的数据安全提供技术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治理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为信息系统管理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
3.3数据治理文化的培育与制度保障
数据治理文化的培育是实现数据治理目标的重要基础,其核心在于培养全员的数据治理意识与责任感,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管理文化。在文化建设中,需要通过宣传与培训,使企业全体员工认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主动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来。同时,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治理制度,为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制度设计中,应涵盖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与使用规范等内容,通过明确的制度规范为数据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撑。在文化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监督与考核机制,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并通过奖励与激励措施,提高员工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数据治理文化与制度的结合,可以为治理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结语
数据治理在信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是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数据治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问题,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治理需要在治理体系、技术与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发力,构建全面、系统化的治理框架。研究表明,数据治理不仅能够提升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还能够促进企业数据资源价值的全面挖掘,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治理的应用场景与方法将更加丰富与完善,为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宇航,何锦鸿.数据治理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与工程,2023,40(6):45-51.
[2]李若曦,周铭轩.数据治理框架与实践探索[J].信息管理学报,2024,39(2):88-93.
[3]陈志浩,赵天昊.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方法研究[J].数据科学与技术,2023,36(4):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