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楂稳打,柿柿如意 一种影像科常见急腹症的思考
胡蕾
沂南县人民医院 276300
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不知不觉,深秋悄至,又到了山楂、柿子成熟的季节,满大街的水果摊都有出售,此时你是否会情不自禁的想拿起一个金黄的柿子、抓起一把红彤彤的山楂,细细品味?尤其是老年人面对开胃食物更是爱不释手,习惯空腹吃山楂来促进消化,同时柿子味道鲜美,也让人难以抵挡美味的诱惑,从而大快朵颐。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小心病从口入!为什么呢?因为山楂和柿子中的鞣酸(单宁酸)含量很高,尤其是未熟透的果实,在胃酸作用下,形成了下面要说的一种常见的胃石——植物性胃石。
什么是胃石症?
胃石症是指胃内产生结石,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胃结石可分为植物性胃石、毛石、乳酸石等,其中以植物性胃石最常见,是由于某些食物在胃内不被消化,凝结成块,常见者多为柿子、黑枣、山楂等食物。
成因一般认为是柿子、山楂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鞣酸、树胶、果胶等,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而鞣酸蛋白、树胶、果胶能把柿核、蔬菜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形成胃石。
研究证实,空腹吃山楂、柿子后喝茶、饮酒及多进食增高胃液酸度的食物是胃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此外,异食癖者进食毛发、砖头、铁钉等,在胃内同植物纤维缠绕并与胃黏液凝结成块而形成结石;老年人、婴幼儿、胃肠肿瘤术后等胃肠动力差者也是胃石症的高发人群。
胃石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等不适,轻者可表现为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胀满,钝痛,反酸,烧心等;部分病人可因胃石引起机械性摩擦、压迫损伤、从而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也可能排入肠道导致急性肠梗阻,这并不少见。
胃石症如何诊断?
若发病前食用山楂、柿子、黑枣等一般即可明确诊断,首选腹部CT检查,植物性胃石不需要做增强CT扫描,平扫就可以让它“显出原形”,胃石顾名思义,产生于胃腔,因此我们往往在胃腔内发现单发或多发,类圆形、结节状或管状、不规则形的团块状混杂密度灶,还可以胃内多发、小肠多发、胃与小肠病灶并存;通常长径<10cm;大多数植物性胃石边缘可见相对完整的高密度或稍低软组织密度的包膜样结构——就像“胶囊壁”一样。而它的内部则是“蜂窝状”或“筛孔状”的结构,以稍低软组织密度夹杂斑驳气体影为主,有时内见高密度
胃石症如何治疗?
1.药物保守治疗
药物保守治疗是胃石症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通常会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口服小苏打,其碱性成分能够对胃石起到一定的溶解作用。碳酸饮料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它含有碳酸等成分,有助于分解胃石。抑酸剂可减少胃酸分泌,因为胃酸可能会加重胃石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抑制胃石进一步增大。胃动力药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胃石在胃肠道内移动。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采用流质饮食,这样既能减轻胃部负担,又能避免食物与胃石相互作用加重病情。
2.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治疗在胃石症的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及胃镜下碎石术来避免出现如消化道溃疡、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当胃石质地较软时,可以直接利用内镜下的器械将其粉碎或者分割成小块,这些小块能够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而对于质地较硬的胃石,可采用5%碳酸氢钠20mL进行多点注射,使得胃石变得松软溶解后,再使用胃镜下圈套器直接勒除。这种治疗方式具有精准性高的特点,能够直接作用于胃石,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而且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断提高,在胃石症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手术治疗
当内科治疗对胃石症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动物性胃石,因为动物性胃石可能由于其特殊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对内科治疗反应不佳。另外,胃石并发胃大量出血、穿孔、肠道梗阻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内科治疗难以解决这些紧急状况,也需要进行手术干预。还有在保守治疗或内镜治疗失败后,手术治疗成为最后的选择。手术能够直接去除胃石,修复受损的胃部组织,解除肠道梗阻等问题,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术后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所以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
如何预防胃石?
1.空腹状态下,胃内胃酸分泌较多,而饮酒和饮茶后,会对胃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柿子、黑枣、山楂等食物含有较多的鞣酸、果胶等成分。当空腹或饮酒后、饮茶后食用这些食物时,胃酸会与鞣酸、果胶等结合,更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进而发展为胃石。例如,空腹时胃内没有其他食物来缓冲胃酸与这些果品成分的反应,鞣酸和胃酸快速结合,形成硬块。饮酒后,酒精刺激胃黏膜,改变胃部的酸碱平衡,再食用这些果品就增加了胃石形成的风险。所以,为了预防胃石,应避免在空腹、饮酒后或者饮茶后食用柿子、黑枣、山楂等食物。
2.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上述果品
柿子、黑枣、山楂等果品虽然营养丰富,但一次性进食过多是很危险的。这些果品中含有的鞣酸、果胶等物质,在正常食用量下,人体可以正常代谢。然而,一旦过量食用,体内的胃酸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完全分解代谢。大量的鞣酸和果胶在胃内聚集,会增加它们相互结合以及与胃内其他物质结合的机会,从而容易形成胃石。
3.食管、胃术后患者,老年人,小儿等胃肠动力差者避免服用上述果品
食管、胃术后患者的胃肠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能力受到影响。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小儿的胃肠系统还未发育完全,胃肠动力较差。而柿子、黑枣、山楂等果品中的鞣酸、果胶等物质需要良好的胃肠动力和消化功能来代谢。对于这些胃肠动力差的人群来说,食用这些果品后,这些物质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不能被及时消化和排出,就容易形成胃石,所以他们应避免食用上述果品。
4.进食高蛋白食物(海鲜、肉食、奶制品)前后避免食用上述果品
高蛋白食物如海鲜、肉食、奶制品在胃内消化时需要特定的消化环境和时间。当进食这些高蛋白食物前后食用柿子、黑枣、山楂等果品时,果品中的鞣酸会与高蛋白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这种结合会形成不易被消化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再与果胶等物质结合,就更容易形成胃石。例如,在吃了大量海鲜后马上吃山楂,海鲜中的蛋白质和山楂中的鞣酸迅速反应,在胃内形成一种粘性的复合物,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复合物不断累积,就会增加胃石形成的风险,所以要避免在进食高蛋白食物前后食用这些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