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设施工中的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程成
新疆弘星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双河市 833400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房屋建设工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给社会公众居住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保障。但实际开展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致使环境遭到了来自噪声、粉尘等方面的污染。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本文从房屋建设施工角度入手,对环境管理策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全面的探究,从而为房屋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房屋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房屋建设施工中环境管理策略
1.1 强化人员环保意识
为确保环境保护思想理念在房屋建设施工中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施工单位应定期将施工人员组织起来,针对环境保护思想理念以及绿色施工技术手段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通过培训学习,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明确施工阶段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熟练掌握各类环保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以此进一步增强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认知,促使其在日常施工阶段可以严格遵循环境保护规定要求,最大限度降低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1]。
1.2 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顺序、施工时间等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为施工阶段极易会产生噪声,所以,应将噪声较大的施工工序放在白天进行,避免给附近居民休息带来影响。另外,还应持续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设施,从根本上达到对污染物排放量和各类资源消耗量的控制目的。
1.3 做好现场环境监测
通常房屋建设阶段内极易会有噪声、粉尘等污染源产生,为防止其给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影响,应定期对附近环境的各项污染指标进行监测。并依照监测的数据结构,制定针对性地治理策略。
2 房屋建设施工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节约资源
2.1.1 水资源节约
开展房屋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在房屋建筑阶段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利用。此时,雨水可以被有效地收集起来。在后续通过沉淀、过滤等处理手段后,可用在混凝土养护工作、降尘洒水工作、车辆冲洗等方面。此时,以往所使用的水资源可得到有效地节约[2]。除此之外,将具有节水特点的水龙头、马桶等物品安装到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以此降低水资源浪费。另外,施工阶段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各类用水设施。当有漏水的情况发生时,需要及时进行修理减少水资源浪费。
2.1.2 建筑材料节约
房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而为确保这些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应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与建筑结构合理性和材料适用性充分结合,保证设计精准度,防止过度设计而引发的浪费问题。如,建立在房屋建筑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设计最佳的结构形式,尽量减少使用建筑材料的数量。与此同时,施工阶段被废弃的材料应及时进行分类和回收。然后,依照材料具体的性质进行处理和再利用。既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又能够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2 提高能源利用率
2.2.1 节能设备和技术的使用
施工阶段常常会对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设备进行使用,此时,应重视选用具有节能效果的机械设备。此类设备所使用的发动机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且拥有节能控制系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能源的消耗量。而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内,如办公、生活、工作等处,均可以对LED灯等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进行使用。此类灯具不仅拥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还不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具有较长的使用时间。同时,还应对照明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尽量对自然光线进行利用,从根本上降低灯具照明的时间。
2.2.2 加强能源监管
为全面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对能源的消耗量,实际开展施工作业时,相关施工单位应对能源监管体系进行构建。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对能源消耗定额以及考核指标制定的方式,评估各个施工部门在使用能源方面的情况。基于能源监管工作体系下,施工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对于施工现场电力、柴油、汽油等能源的使用情况,应借助能源监控系统进行监测。通过获取的监测数据信息能够及时发觉可能存在的异常耗能情况,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引发异常耗能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2.3 控制环境污染
2.3.1 噪声污染
施工过程中,应优先对噪声小、振动小的设备进行选用。对于打桩机、搅拌机等使用时会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来说,应借助隔音罩、减震垫等措施,对其噪声加以控制。与此同时,在选择施工工艺时,可对产生噪声较小的工艺进行选用。如,对房屋建筑的基础进行施工时,将传统的锤击桩工艺进行替换,改为静压桩工艺,以此达到对噪声减少和控制的目的[3]。不仅如此,施工现场若是距离居民区距离较近,应及时地采取具有降噪作用的措施,如设置声屏障。
2.3.2 粉尘污染
房屋施工建设时,极易会有粉尘产生。实际开展工作时,应定期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施洒适量的水。尤其是在土方挖掘、物料运输等粉尘量较高的区域内,应适当地增加洒水的次数。当施工现场的地面处于湿润状态时,可有效控制粉尘四处飞扬。而施工现场的土方、砂石等材料在未被使用之前,可采用物品遮盖或密封保存的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通常情况下,水泥搅拌以及输送物料的过程中,都极易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此期间,可充分利用具有除尘作用的装置,如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其不仅可以收集和处理产生的粉尘,还能够控制粉尘的排出量。
2.3.3 废水污染
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废弃水产生。若是废弃水被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会给自然界的水体带来污染。对此,可将处理废水的设施建造到施工现场。当有废水和生活污水产生时,利用设施可实现有效地分类处理。在此过程中,废水通过沉淀、过滤、中和等处理手段,可保证排放时达到相应标准。另外,处理生活污水时,还应借助粪池、污水处理等设备设施。经过处理后的废弃水,能够用于房屋施工现场的绿化灌溉作业。施工阶段还应重视对现场的全面管理,从根源处控制废水的产生。如清洗设备时,应选用具有环保性能的清洁剂,以此控制废水中的油污量。
2.3.4 固体废弃物污染
对于固体废弃物来说,对其进行收集处理时,应依照可回收、有害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类别进行划分。然后,根据相关垃圾处理规定,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严格地处理。与此同时,积极利用先进施工技术手段和工艺,借此控制固体废弃物量的产生。如,控制建筑垃圾产生量时,可使用装配建筑施工技术手段实现。
2.4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房屋建筑施工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和人员应全面调查施工现场附近的生态环境情况,明确和掌握附近环境的植被数量和种类、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然后,施工建设阶段最大限度降低给附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影响,严禁对树木进行随意的砍伐,防止给附近的植被资源带来严重破坏。若是施工的过程中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无可避免地破坏,则应在施工结束以后制定有效的生态恢复方案,确保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不仅如此,施工的过程中,还应在现场和生态环境之间设立隔离区域,尽量降低给环境带来的直接破坏影响。如,将植被缓冲带设置到距离河流、湖泊等水资源较近的施工区域,借此阻断施工时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给水资源带来污染破坏。另外,房屋施工的过程中,可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雨水花园等绿色建造技术手段实现房屋建设的绿色化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工程建设施工阶段,重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积极采用可持续发展策略。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房屋建筑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还符合绿色可持续战略思想,有助于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耀能. 有效提升房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现场管控措施 [J]. 四川水泥, 2020, (04): 227.
[2]谢敬. 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 [J]. 居舍, 2020, (09): 152.
[3]岳俊兵. 分析房屋建设施工管理优化对策 [J]. 四川水泥, 2017, (1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