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工作助力乡村农业振兴的策略研究
李成华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农业产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占据着格外关键的位置。截止,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脱贫。2021年开始进入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时期。本文以东西部协作工作助力乡村农业振兴的策略研究为例,以期更好的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关键词:东西部协作工作;乡村农业振兴;策略研究
1研究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我县借助沪滇协作的契机,强化与对口帮扶的上海市嘉定区沟通,落实政策要求。截止2024年,武定县与上海市嘉定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年内紧紧围绕组织领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高水平推动东西部协作工作,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构建了横向协同推进、纵向深化拓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2乡村农业建设现状分析
2.1种植作物多样化
现代乡村农业正逐步实现种植作物的多样化,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并适应气候变化。这包括种植新型经济作物(如花卉、水果、蔬菜等)和传统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2.2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现代农业技术,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生物技术等,正得到广泛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监测土壤、气候、病虫害等信息,优化种植和养殖策略。
2.3农业合作社与产业化
在东西部协作工作中引入合作社合作社的参与,以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整体农业竞争力。此外,农业产业化也在逐渐发展,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如住房、道路、水、电等,以支持乡村农业的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
3乡村振兴背景下沪滇协作的发展进程
3.1召开会议部署工作
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机制,组织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协调会等,传达沪滇协作有关省州工作要求,研究部署项目推进和资金落实任务,压实部门、乡镇责任,推进沪滇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时效推进。
3.2扎实开展结对帮扶
引入上海市嘉定区10个镇,70个村(街道、社区)与武定10个乡镇,68个村结对帮扶,每年投入帮扶资金840万元,引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崇明工作站与武定县正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结对,武定县正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帮扶资源结对帮扶四个行政村,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提升我县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新增上海市家禽行业协会、深圳市罗湖区艺启梦想公益服务中心、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四家社会组织和武定县开展结对。全年累计投入社会帮扶资金和物资达300余万元。
3.3增添劳务协作动能
坚持把东西部劳务协作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工程来抓。嘉定区每年为我县投入劳务协作帮扶资金约200万元,共举办脱贫劳动力培训,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就业。依托沪滇协作项目,与企业共建就业基地,完善务工人员生活设施。采取“用工企业+用工平台+组织发动+务工人员”的服务模式,解决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资源供需匹配问题。实现到东部地区就业671人。
3.4提升消费协作成效
以沪滇协作为契机改造生产链、畅通流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拓展市场渠道。积极扶持县级龙头企业前往上海参加商品展销,线上线下开展农特产品推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对接,江桥批发市场,盒马、麦德龙、本来生活网等大市场、大渠道方,大力实施“云品入沪”工程,武定壮鸡、高原蔬菜送到了上海餐桌。每年完成东西部消费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
3.5区域协作,融合发展
实施“筑巢引凤”战略,连续两年投入沪滇协作项目,建设武定鸡标准化养殖示范中心和武定蛋鸡养殖项目,引入企业投资武定壮鸡产业,确保项目建设后立即运营,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3.6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
严格按照上海市和省州东西部协作资金管理要求,资金拨付执行会签制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做好项目全周期管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日常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召开专题会议调度通报、协调推进解决项目堵点,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4乡村振兴背景下沪滇协作的策略
4.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嘉定区与武定县结对帮扶不断拓展新领域,通过沪滇协作机制,从政府层面帮扶向社会力量帮扶全面延伸,进一步深化两地帮扶举措,以镇镇结对、镇村结对、村村结对、村企结对模式,加快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迈向“大优强”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4.2吸引优质企业,优化产业升级
近年来,上海市嘉定区和楚雄州武定县紧密协作,将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纳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重要内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精准帮扶、讲究实效”的原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形成政府支援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走出了一条有真情、有成效、有特色的沪滇协作之路。
4.3聚焦民生,守护美好家园
民生问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落脚点。在援滇干部的对接下,2023年嘉定区民政局和武定县签订帮扶协议书,引导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每年支援20万元,进一步提升武定县“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发展,打造“嘉爱暖吾心”帮扶品牌。2024年,引导上海欧展电器有限公司捐赠资金5万元,购置椅子甸村委会“康乐老年幸福食堂”硬件设施和相关配套功能性场所等,共同打造“嘉爱食堂”,让这里的老人们吃出了幸福。武定插甸镇推行“政府+学校+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把闲置校舍、活动场所、活动室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打造“农村留守儿童温暖之家”。
4.4实现“幸福”共享
为了缓解长期瘫痪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差的问题,沪滇携手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助残项目。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云南省四川商会以及众多爱心企业家纷纷献出爱心,累计募集捐款捐物价值350余万元,赠送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14台,委托县残联购买成人纸尿裤和护理垫,免费发放给重度失能残疾人,改善他们的生活现状。
4.5建设乡村人才管理机制
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人才振兴是关键。上海援滇干部聚焦如何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协作各项工作这一主要任务,把着眼点放在了“人才振兴”这一关键点,推动人才帮扶走深走实,为武定县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动能。建立校企融合机制,推进企业需求和专业规划相适应,进行订单式培养,实现毕业即就业。按照新高考改革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学生制定学业发展规划,改善学习方法,形成实验班成功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乡村本土人才服务管理体系,推动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帮助回流创业人才选好投资方向与项目,加快农村振兴的脚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东西部协作工作的有效落实,给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到有力有序的推进,为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国祥,杨佑安,裴艳,等.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探讨[J].作物研究,2018,32(S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