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作者

张红学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二部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作为提升道路质量、保障人们出行安全的重要工程,这其中沥青路面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从而保障沥青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维护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沥青材料在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沥青材料的强度高、养护便利,成为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路面主要建设材料。通过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矿物质来提升性能,增强路面的抗压性。与常规混凝土路面相比较,沥青路面的质量更显著,这也使得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沥青路面施工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

环境作为沥青路面工程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施工方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目标,对于一些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在早期建设的市政管线、设施等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这无疑会增加工程建设难度。其次,气候条件中的降水量会直接对沥青路面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当区域内降水量丰富、阴雨天气多时,沥青路面施工进度会因雨水限制而延后[1]。除此之外,道路建设周围的社会环境也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当处于学校、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域时,要考虑到周围居民的生活而协调施工计划。

1.2人为因素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量普遍较大,需要耗费一段较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员、设备及车辆的进出,且工程复杂,涉及到交叉作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才能够保障工程的有序开展。沥青路面施工会受到材料、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出现裂缝、坑槽等质量问题。

2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在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中,要求能够明确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避免出现质量问题。通过对当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需求进行分析,在质量控制中可从厚度、温度以及压实度三方面来进行控制。

2.1路面厚度控制

立足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整体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沥青路面施工中对于厚度的要求,从而开展标准化施工。以弯沉设计标准来要求沥青路面施工,通常而言只要具备半刚性基层厚度就能够满足改造工程的施工需求。当沥青路面的厚度较薄时,需要通过压力测试来检测路面层底的拉应力,确保其符合施工质量。在进行沥青路面的厚度控制中,将厚度分为代表值及合格值两个维度,代表值中的总厚度误差要求控制在设计值的7%以内,上面层误差则需要控制在设计值的9%以内。合格值中,总厚度误差需控制在设计值的9%以内,上面层误差则需控制在设计值的15%以内[2]。以此为标准来对沥青路面的厚度进行控制,以150m为间隔进行检测,实现对路面厚度的有效控制。厚度作为衡量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厚度控制水平越低时,市政道路的质量越差。在实际施工中,可将改性沥青混合材料在路面的上面层进行均匀铺设,并按照相应的厚度控制标准设施。质量控制人员要不定时对路面铺设厚度进行测量,确保厚度满足道路施工需求。

2.2路面温度控制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沥青材料不同,所需要达到的温度控制标准也并不一致,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明确所选用的沥青材料,并分析其温度标准,对不同温度下沥青材料的性能差异进行测试,明确温度对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影响。以SBS改性沥青SUP-12混合材料为例,随着击实温度的升高压实度不断提升,而压实度作为衡量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当压实度越高时表明路面的承载性能越好,能够承受市政道路的高强度施工需求。要想实现对沥青施工温度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在进行沥青材料的运输过程中,要根据现场施工需求选择合适吨位的运料车,通过对路程、路况的分析来选择最佳的运输路面,避免因长时间运输而引起沥青材料温度的明显变化,必要时可在材料表层覆盖薄膜等进行保温。另一方面,在进行沥青材料配比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离析现象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骨料,确定沥青材料占比。一般而言,当材料含水量、骨料颗粒间隙越大时,产生的温度离析越明显,温度控制难度越大[3]。因此在选择配比材料时,尽可能选取小直径的骨料颗粒,以配比优化来强化对温度的控制效果。

2.3路面压实度控制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在进行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控制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及压实技术都会对最后的压实度产生影响。当前市政工程中采用的沥青材料多为复合型材料,材料本身的间隙、颗粒度较大,如果不进行压实处理整体结构松散,性能较差,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展压实处理以保障沥青材料的强度和抗拉性能,满足市政道路的实施需求。在进行压实处理时,在压力作用下沥青材料会完成自我重组,通过压力刺激颗粒间间隙的缩小,增加不同颗粒间的接触面以增大摩擦力,促进沥青路面整体强度的提高。在压实作用下,沥青材料中的骨料颗粒间隙缩小,分布更加均匀,实现颗粒间的应力平衡,这都显示出压实处理对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4]。通过对当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沥青路面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从一下几方面来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作进一步提升。首先,要注重对施工材料的选用,在确定沥青及相关施工材料前,需要派遣专人到材料加工现场进行考察,观察其加工工序、加工环境以及加工质量等是否符合改造工程的施工需求,选取高质量的材料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而在施工现场的沥青材料加工中,需要对当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在拌合楼、堆料场等区域实施防雨防晒等措施,确保沥青材料质量。其次,在进行装料时,需要借助自动化设备来对材料进行均匀摊铺,尽可能保障沥青路面各层的厚度一致。最后,在进行路面碾压时需要按照标准化工序执行,结合设计方案落实,避免出现漏压、少压等问题,确保路段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保持一致,且满足改造工程的施工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是关注的重点内容。市政工程对于路面强度及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才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影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影响沥青路面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从压实度、温度及厚度三个层面来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其符合工程建设需求,保障改造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苏强.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05):167-169.

[2]李云云.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32):16-18.

[3]汪时雷.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02):205-207.

[4]陈永峰.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2,36(02):4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