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张娟

石家庄市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 050200

摘 要: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意义重大。它将思政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融合。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正确价值观与综合素养,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同时也为中职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促进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引言: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文字教育的任务,更肩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使命。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课程思政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点。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

1.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1.1中职语文课程的特点与功能

中职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多元的功能。从特点来看,它注重基础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课程要夯实基础,同时要满足职业需求,如撰写工作报告等。在功能方面,语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像《论语》中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而且,中职语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例如对古诗词中意境美的体会。

1.2思政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定位

思政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定位。它是中职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引导。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政教育能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从职业素养角度看,思政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如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等,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思政教育也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确保中职学生在思想上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型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1.3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两者融合具有强烈的必要性。中职语文课程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多样的情境。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故事等都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素材,如通过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来传递爱国主义精神。从可行性来看,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如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都可用于思政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不会显得突兀。而且,两者的融合符合教育的整体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思想道德素养都是人才必备的素质,这种融合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综合效益。

2.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的要素

2.1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是构建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关键要素。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侧重于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在思政融入的背景下,教学目标应更加全面。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读写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例如,要让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作品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同时,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解决思想困惑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成为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积极人生态度的新时代中职生。

2.2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

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是构建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工作。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等待挖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像屈原的《离骚》,可以挖掘出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现代文学作品中,如鲁迅的文章,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对民族觉醒的呼唤。在实用文写作教学中,也可以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写求职信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如实表述自己的情况。此外,地方文化素材也可纳入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传统美德等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涵。

2.3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

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对于构建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传统的讲授法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引入更多互动性强、体验性好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创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创设古代诗人创作时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家国情怀。小组合作学习法也很有效,针对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思政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3.1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升是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践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政理论学习,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理论体系,才能准确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例如,教师要参加思政培训课程,阅读相关的思政著作。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将语文知识与思政知识有机融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再者,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更有效的思政教学方案。

3.2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效实践的必要措施。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在思政融入后,评价体系应更加全面。一方面,要增加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内容,例如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体现出的价值观、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深度等。另一方面,评价方式要多元化,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评价等方式。对于教师的评价也要做出调整,不仅要考察语文教学的效果,还要关注思政元素融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反馈、同行的评价等多方面综合评定教师的教学质量。

3.3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践的重要外部环境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在校园环境布置上融入思政元素,如在校园的宣传栏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以思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接受思政教育。再者,建立校园文化社团,如红色文化研究社团等,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深入学习和传承思政文化。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思政讲座,拓宽学生的思政视野,使校园处处充满思政教育的气息。

结语: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一项长期且意义深远的任务。它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从构建基础的明确,到构建要素的把握,再到实践策略的实施。通过不断探索与完善,才能使中职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能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良好职业道德和扎实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惠.语文教学的思政教育——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现代职业教育,2020(34):92-93.

[2]宋华.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与症结探析——基于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0):59-62.

[3]戴薇.言教并重育匠人,文道合一铸匠魂——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J].职业,2020(0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