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

费永锋

诸暨市安华镇中心学校 311800

摘 要:新课标提出:“学校体育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自己的指导潜能,结合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设计,激起学生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体育课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引入一些创新性的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比如在传统足球课上,教师通常会让孩子们一遍遍地练习踢球的基本技巧,如带球、射门等,但很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或游戏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失去对足球的兴趣,甚至开始讨厌这项运动;在篮球课上,教师可能会要求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定点投篮练习,而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体验到篮球带来的快乐,也难以让他们学会如何在比赛中与队友配合。基于此,我们可以对足球、篮球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比如在足球课上,我们可以组织一场“夺宝奇兵”的游戏,让孩子们分成两队,在球场上寻找隐藏的宝藏,而这些宝藏就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足球,孩子们需要通过带球、传球等技巧来躲避对方队员的拦截,最终找到宝藏,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技术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足球的乐趣。在篮球课上,我们可以组织一场“超级英雄”对抗赛,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超级英雄角色,组成各自的队伍进行比赛,在比赛中,孩子们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各种挑战任务,如救出被困的人质、击败敌人等,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法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二、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们在青春期心思敏感、细腻。对于体育课程所学习的相应知识和对应动作不愿意当众展示,遇到问题也不愿向老师提出疑问。初中体育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们营造更为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进而使学生们摆脱沉闷的学习压力,积极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建立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热情。比如在学习游泳类运动的裁判规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看往年运动会和体育赛事的精彩瞬间,引导学生们去探索游泳健将的训练日常和娱乐活动。帮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了解游泳运动的理论常识,并让学生们在更加放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了解游泳比赛中的裁判规则,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体育周”类似的活动,以丰富的奖品和多样的形式激励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智慧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需求,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活动,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如在乒乓球课上,教练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逼真的比赛环境,孩子们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与对手进行激烈的对抗,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教练还可以通过视频回放功能,帮助孩子们分析自己的动作缺陷,及时纠正错误。再比如一些复杂、技术类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容易进行示范,需要分解演示的,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解决这个难题。如急行跳远的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技术在跳远完整技术中是互相关联的,动作难度大,教师也不可能在空中来分段演示,只能让学生观察老师的空中动作,但是无法看清每个部分的动作要领,利用视频,将技术完整的展现给学生,通过慢放,结合讲解,让学生真实地看到各个部分及其技术环节的自然衔接。

四、注重自学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一味照搬教师的动作示范,并不能深入挖掘技能的潜在技巧和创新,体育课堂效果仅仅是少数体育特长学生掌握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略有所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多为学生提供展示、思考的空间,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和创新性。例如,在教学铅球技术课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抛球”比赛,在不讲解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对铅球的认知热情,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铅球抛的技巧,共同探讨应用哪种技术动作会获得最佳成绩。在同学各抒己见之后,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讲解和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该种先引导后总结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总结、创新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任,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教师采用积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观察、操作训练、指点练习方法,控制调整学生练习活动,创建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

总之,体育课堂是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中国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场域。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仍有很多问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并主动寻找问题形成的根源,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实现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参与学习中去,将"生生互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以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教学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松林.论体育高效课堂的实施与创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1).

[2]欧阳心.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探究与创新[J].四平师范大学学报.2021(17).

[3]陆杰.新课标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J].广西教育,202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