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试论电力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作者

何珏贞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曲江供电局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不断普及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电力系统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传统人工操作控制已无法高质量对接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如何更快速地实现异常状况定位,持续提升故障排除精准度,完善电力调度能源分配布局,已然成为行业关注重点。而智能化技术便可通过先进的智能算法,完善能源管理、智能保护逻辑,并持续强化系统参数响应及调节的实时度,于优化提升电力系统应对电力市场化发展挑战、新能源接入挑战底气方面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正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加速演进。传统的电网模式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严峻、用户对电力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为智能电力系统。智能电力系统是在电力系统基础设施之上广泛集成信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运营和灵活维护的先进电力系统形式。

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原则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应用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智能化技术应用时,必须注重系统的兼容性与开放性,确保不同品牌、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与协同工作,从而构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智能电气生态系统。(2)安全性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无论是数据传输还是设备操作都需要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严格的安全标准来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3)可靠性是衡量智能化技术应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种极端条件下的表现,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稳定运行。(4)节能减排也是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要考量因素,应通过优化算法和智能调度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5)用户体验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无论是在工业场景还是家庭环境中,智能化技术都应简化操作流程,提供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让最终用户能够轻松地掌握并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

2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的意义

2.1提高系统性能与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智能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运行状态并快速响应环境变化。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中,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生产参数,优化生产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智能算法可使系统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能力,逐步提高运行效率。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能够识别存在问题的环节并进行针对性改进,最终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降低能耗。

2.2优化电气工程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在电气工程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水平。传统的电气工程系统较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若出现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智能化技术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持续监测,能够迅速识别并响应异常情况,自动执行适当的措施,以此保障系统的稳定运作。此外,该技术还能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预防,显著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以此为电气工程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2.3降低能耗与资源消耗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负荷变化、能源价格等信息,可自动调整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和输出功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电力公司采用智能化调度系统可通过对电网负荷的实时监测和预测,自动调整各发电机组的出力,确保电网供需平衡。在负荷高峰时段,系统优先启动高效、低排放的发电机组;在负荷低谷时段,则降低出力或关闭部分机组,以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

3电力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具体运用

3.1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应用

电力系统智能化是智能化技术在电力领域中的应用,指通过集成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例如,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网的核心,依托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实时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通过智能计量、传感器和监控系统,智能电网能够远程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供电的高可靠性和高质量。在电力负荷预测与优化调度方面,以过往的负荷情况、天气状况以及用户的行为数据为基础,借助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算法,精确预估未来的电力需求,依此构建出合理的调度规划,达成供需的均衡以及能源的有效运用,切实降低能源的损耗,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增强电力供应的可持续特性。与此同时,智能电力装置和传感器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如智能电表能够随时记录电力质量的相关数据,辅助用户对能源消耗进行合理管控;智能开关能够达成远距离控制以及故障探查,明显提高供电的稳定性;智能传感器能够灵敏地察觉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形,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发出警示,使得电力系统具备自行监测和自动控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运维的效率与可靠性。

3.2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智能监控,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倘若设备中存在故障或者安全隐患,其能及时发出预警,为提升设备安全隐患排除正确率提供帮助,并且能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倘若存在故障尚未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会引起一系列故障,严重情况下甚至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依托智能化技术,检测人员能精准定位电气设备的故障点,参考系统自动分析的故障原因,开展针对性维修,避免对电气系统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传统的变压器故障排查中,很难快速找到变压器故障的原因,并且无法及时将故障排除,严重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但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能针对变压器漏油情况展开分析,精确定位故障范围,找出故障具体位置,进行针对性维修,不但能减少工作量,还能将故障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对企业而言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3.3远程监控与控制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远程监控与控制成为可能,为电气工程领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收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包括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并将这些数据及时传输到远程控制中心,工程师或操作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就能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若发现异常情况,控制中心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进行调整或发出警报,从而确保电气工程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还具备远程控制的能力。操作人员运用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可以远程操控电气设备,进行启动、停止、调整参数等操作。远程控制功能在应对突发事件或进行设备调试时尤为有用,能够显著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消耗,提升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其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未来,应持续探索智能化技术的新应用、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建设,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博,刘光辉,孙桂磊.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5,(07):26-28.

[2]崔培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 2025,23(06):83-85.D

[3]杜锡彬.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5,10(05):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