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背景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作者

朱金吉

宿迁市洋河高级中学初中部 223800

摘 要:初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数学基础,但是由于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学习偏好不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也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运用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改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分层教学作用,并探究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将分层教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措施,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变为了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关键任务。将分层教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各环节,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逐渐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一、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分层教学作用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作用较为突出,需要教师对其予以充分重视,并将分层教学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

(一)推动不同学生的发展

运用分层教学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可以使所有学生对于数学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打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在现实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状态、学习能力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则需要为其提供更多自主研究的机会,增强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数学学习缺乏热情,教师则需要设置难度较低的任务,在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具自信,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1]。除此之外,开展分层教学,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同时,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二)能够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对于教学的要求出现了变化,需要教师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距,打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从而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科学设计教学规划、实践任务,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同时,强化学生各方面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将分层教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当前,所开展的初中数学教学仍有着教师所用教学手段并不恰当,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热情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后续数学学习。

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加强分层教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是非常关键的,能够有针对性地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加高效、优质,满足学生进一步数学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对其予以充分关注,并将以下内容作为着力点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一)运用分层教学开展预习活动

预习能够直观决定教学效果。在开展初中课堂教学时,想要使分层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要认识到预习的关键作用。这需要教师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合理设置困难程度高低不一的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需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这可以在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及时找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2]。

(二)运用分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随着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越发抽象,想要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多种不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重难点知识,科学地规划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数学规律。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展现出自身引导功能,对于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主动表述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积极地和其他同学进行配合,达成双赢目标。

(三)合理设置各种问题

在初中时期的初中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数学知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所产生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多种不同问题,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水平,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教师应在结束对于新知识的教学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确保学生能够对于相关知识形成更加深刻认识,并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分层教学进行应用,需要教师合理设置各种难度的作业,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学习过程中不当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分层次的布置作业不但可以避免学生排斥做作业的情况,还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到自信,帮助学生达成发展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及时地对于学生所完成的作业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认识到自身在习题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出现原因,在教师的鼓舞下积极地参与各种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

(五)合理对于学生进行分层

对于学生进行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能够影响到分层教学质量。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喜好、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科学地进行分层,从而对于所有学生的特征、发展需要形成充分认识,为分层教学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在现实教学环节,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基础等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3]。同时,教师还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态科学地对于学生的层次作出调整,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客观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并非是指对于学生产生刻板印象,而是要符合学生现实学习需求,改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避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出现。最后,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向上,增强自身的数学学科能力。

三、总结

初中数学学科包含的内容比较烦琐,需要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确保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喜好等存在差异,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现实出发开展分层教学,帮助学生制定明确学习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谈秀凤. 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 (32): 65-67.

[2]衡忠强. 刍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 [J]. 新课程, 2022, (11): 68-69.

[3]林燕青,苏艳华. 分层突破 全面提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 (02):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