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作者

王智敏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215123

摘 要: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存在教学目标单一、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大单元教学模式以其主题统整、任务驱动、多元活动、合作探究和多元评价等优势,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强调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评价方式更加多元科学。大单元教学模式以主题统整知识,以任务驱动学习,以评价促进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强调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教学目标应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鼓励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和体验,通过观察、创作、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鼓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部分教师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忽视学生审美感知、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缺乏时代感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探究,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作品评价为主,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评价缺乏激励性和引导性。部分学校美术教学资源匮乏,如专业教师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制约了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主题统整,构建知识网络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首先强调主题的统整性。这一策略打破了传统教材中章节的界限,以某一核心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文化元素乃至跨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知识网络。以“家乡的风景”为例,这一主题不仅涵盖了色彩运用、构图技巧、透视原理等美术基础知识,还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地理特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乃至文学作品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实施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保各知识点间的衔接自然流畅,避免生硬堆砌。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将零散的知识碎片编织成一幅幅生动的文化图景。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与创作,如结合历史知识绘制家乡的古建筑,或利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进行美术创作,从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二)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是大单元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美术学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之中,设计具有真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以“设计我的房间”为例,这一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设计知识,还需考虑个人喜好、生活需求等实际因素,从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任务的情境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尝试和创新,通过小组讨论、草图绘制、模型制作等多种方式,逐步完善设计方案。此外,教师还应适时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三)多元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思考和创造。以“民间美术”单元为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访问民间艺人、进行民间美术作品创作和展示等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还能加深对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和思考,如探究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试错和修正,提升自己的美术技能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进一步拓宽学习渠道和视野。

(四)合作探究,培养协作能力

合作探究是大单元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组建异质学习小组,设计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以“设计制作立体模型”为例,这一任务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设计、制作和展示。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协调团队分工、解决冲突问题等,这些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则和任务分工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合作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合作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如组织作品展示会、评选最佳合作团队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和个性发展。以“色彩”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作品评价、色彩搭配游戏、自我评价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努力程度。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在评价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反思意识。最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结束语

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主题统整、任务驱动、多元活动、合作探究和多元评价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雪.探究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128-130.

[2]廖石生.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研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J].教师,2022,(32):63-65.

[3]乔雅.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色彩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探究[J].新智慧,2022,(20):77-79.

[4]罗先云.构建大单元教学路径,完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中小学班主任,2022,(08):50-52.

[5]顾雯.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J].教师,2022,(0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