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戏曲教学探究
黄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隆师中学 517300
摘 要: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融入戏曲教学,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德育和美育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媒体导入、模拟体验和小组合作等具体教学策略,以期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有效实施戏曲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音乐;戏曲教学;历史文化;德育美育;创新能力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深入融合五育内容,紧跟课程改革步伐,教师开始探索戏曲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其不仅是让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更是培养学生德育与美育素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戏曲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戏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疑为高中音乐课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将戏曲融入高中音乐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还能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戏曲的独特魅力。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风貌。通过学习戏曲,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戏曲风格、表演形式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蕴含德育、美育
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道德观念和审美情感的载体。在戏曲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如忠诚、孝顺、仁爱等,这些观念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本中,第三单元戏曲篇的京剧《穆桂英挂帅》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能让学生感受先辈爱国精神;高中音乐必修《歌唱》课本中的豫剧《花木兰》展现忠诚、孝顺等美德,引导学生品德修养。通过戏曲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曲中的道德内涵,让他们在欣赏和学习戏曲的过程中,受到道德品质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益于学生创新
戏曲艺术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新平台。在戏曲学习中,学生可以尝试模仿戏曲演员的唱腔、身段和表演技巧,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和表达。另外经典戏曲故事内容也能成为创新素材,学生可改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表演技巧。
二、高中音乐课堂戏曲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媒体导入,激发趣味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戏曲的精彩片段和表演形式,是戏曲教学在
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初步尝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流行歌曲中带有戏曲唱腔的戏歌,如《说唱脸谱》、《新贵妃醉酒》,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戏曲元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播放一段经典的戏曲表演,例如,可以选择京剧《霸王别姬》中的经典唱段,那深情而激昂的唱腔,配合华丽的服饰和妆容,定能让学生眼前一亮,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学生不仅能够听到戏曲的悠扬唱腔,还能看到戏曲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从而初步感受到戏曲的艺术魅力。
(二)模拟体验,感受魅力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模拟表演和体验活动。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戏曲。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地将高中音乐必修《歌唱》“歌唱的奥妙”单元与戏曲教学相结合。以豫剧教学为背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豫剧作品《花木兰》中的一个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通过自己的表演来讲解豫剧的唱腔(激昂奔放)及其韵味(倚音、滑音、甩腔)。指导学生学习亮相、走台步、转身、挥袖等动作,感受花木兰的自信和果敢,并化身为剧中人物,唱上几句《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经典唱腔。通过了解豫剧的唱腔特点、表演风格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激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总之,模拟的亲身体验,加强对本单元的歌唱技巧的认识,将戏曲引入课堂,也是让学生加深对我国戏曲文化的魅力的进一步认知。
(三)小组合作,高效学习
小组合作是学习戏曲知识的高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负责探究不同的戏曲剧种或表演形式。
例如:我校曾在高一年级组织过“梨园芳华绽校园”的活动,一组学生负责研究京剧的脸谱文化,另一组则负责探索川剧的变脸技巧。在小组内,学生们可以共同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合作表演。最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其中,还有一组学生选择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戏曲篇
的京剧《拾玉镯》中的片段来进行表演形式的研究。《拾玉镯》中有多个鲜明的角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角色分配。剧中也有很多经典的动作,如孙玉娇的喂鸡、针线活表演、傅朋的亮相动作等。小组成员可以一起研究这些动作的要领,互相模仿和学习。学生们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舞台动作,增强表演的感染力。例如,孙玉姣发现玉镯时的惊喜表情和动作,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尝试,找到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方式。在课堂展示环节,这组学生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全班师生的热烈掌声,也激发了更多学生对京剧表演的兴趣和热爱。
结束语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实施媒体导入、模拟体验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戏曲融入高中音乐课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德育和美育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邵佳怡,吴修林.高中音乐课程“戏剧版块”教学实施路径的初步构想[J].戏剧之家,2024,(05):175-177.
[2]周颖.高中音乐鉴赏中戏曲音乐有效性教学方式的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4,(0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