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凸显习作核心素养 研发习作修改策略

作者

桑忠玲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中心小学 528226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三学段对习作的修改提出了如下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等。 针对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新要求,本文致力于通过这种能力的研发,最终使学生将反复修改、深入推敲成为写就一篇文章的好习惯。

关键词%:作文修改  评议  方法  策略

教作文难,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这好像已成为语文老师“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然,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针对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新要求,努力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能力,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更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需要,必将为学生今后的语言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无本之木:传统的作文模式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改作文是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地改,可是劳而少功。”教师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劳神费力,批改的时间长,反馈慢,收效甚微,学生被动地对待作文,对他们的积极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教无定法,学有常发,作文修改的几点策略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改文经历便是很好的例证。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唤醒学生评改意识,端正作文评改的态度

培根说:“思想决定行为。”要引导学生参与习作的评改,教师首先应该纠正其错误的认知,让学生明白,习作评改的主角不是老师,应该是自己。习作修改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教给学生习作评议的方法:由易到难,克服畏难情绪

1.读中改,悟出作文之理

文章大多是深思熟虑的结晶,只有反复、多次地改,千锤百炼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尤其是在动笔改之前,可采用简单的“三读法”进行修改训练:

首先是自读,学生习作完成之后不急交稿,而是认真、反复地读自己的初稿,

运用“反思法”去琢磨,看选材是否准确,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分明等。

接着是换读,为了使全班同学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让同学们自由结合,分成小组,交换习作读,读后要人人当小评委,说说别人的习作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好,哪里不好,同时也要诚心诚意提出修改意见。这样不仅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在评价别人的同时,悟出自己作文的不足,领悟写作的诀窍,逐渐培养学生开放积极的作文心理和乐写乐享的作文兴趣。最后是赏读,为了能充分展示作文魅力,体味其中情感,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品读佳作,让这些佳作发挥示范作用,产生激励效应。

2.指导改,悟出作文之法。

“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改,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五种方法:删、增、调、换、改,让学生对自己的初稿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加工。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我将班级中的学生按好中差进行搭配,分成“修改‘一拖二’小组”,进行互改。然后师生合作改,老师指导点拨,引发认知冲突作用,学生仍然掌握个性的主动权。

3.敲中改,悟出作文之髓

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就是因为作者当年对文字推敲、运用得好。在一定意义上说,优秀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小学生习作经过修改后,同样要认真推敲。

(1)教材赏评。

得“法”立“信”。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家的经典之作,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和精品。同样,学生初学评改,也可以从对课文的赏评入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谴词造句、表达方法以及布局谋篇等进行赏评。由于赏评之作是在师生间的共同合作中完成的,赏评时学生才能有言而发,尽抒己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些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的片段进行赏评,让学生学会赏、敢于评,为习作评改奠定基础,从而树立评改的信心。

(2)范文引路

以“法”祛“难”,要想化解学生的评改困难,示范修改是最好的解决手段。教师可选择有针对性的学生习作进行集体评议,通过范文的修改示范,教给学生修改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同步作文》《作文点评报》等篇章的修改点评,给予学生评改示范,使学生在评改中有样可循,有“法”可依,这样评改起来就容易多了。

(3)牛刀小试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那怎样才能进行细节描写呢?

1.用词准确

检验一篇习作中用词是否准确,我觉得更多的体现在动词的运用上。如写某个学生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他的表现就是“高兴得脸胀得通红,像是喝醉了酒,只想大声呼喊一声,宣泄内心的激动与愉悦……”如写学生在竞赛中获奖,应该是“双手击掌,然后自信地扬了扬头,甩了甩头发……”总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其表现是不一样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用词才会更加准确。

2.丰富画面

如说到某学生被冤枉后哭的画面。一般学生会写几句:“听到他这么说,我觉得心里难受极了!一下子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而细节描写应该是:“听到他这么说,我感觉心里好像丢进了一块大石头,堵得我半天喘不过气来。只觉得脸颊滚烫滚烫的,天一下子昏沉沉的。突然,我的眼眶发热,一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接着是两滴、三滴……”说到写“哭”,最经典的是莫言的《红高粱》里对奶奶的描写:“我奶奶摔碗之后,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婉转,感情饱满,水分充沛,屋里盛不下,溢到屋外边,飞散到田野里去。”真是字字珠玑,如临其境!

三、激活评改兴奋点,激发评改热情

分数评改法:以加分、扣分的形式评判习作优劣,使习作评改更具期待性,增添评改趣味性;评改激励法:即在课堂的集体评改中,以评改加分的形式选出评改小能手,以此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评改的热情;评改精品屋:将学生评改的优秀习作,汇入班级的评改精品屋,期末装订成作文集或者汇编成册,激励学生尽己所能评好每一篇习作。

总之,小学生写作评改的入门引导,不但要培养其评改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其信心,教给他们评改的方法,把习作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培养其动手修改作文的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字斟句酌出精品。当学生能脱离教师,运用课堂所学自行评改习作时,可以说,我们的教学成功了。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这便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