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任务驱动下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作者

钟敏佳

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龙津学校 510130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应用与实践。通过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构建了适用于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课堂的小组合作模式,并从合作模式设计、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强调,该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任务驱动;小学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将任务驱动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应用于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课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2022年颁布的新课标中颁布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1而在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学习环境,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运用相应的语言,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学习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通过互助合作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其特点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以及个人、小组、教师等的多重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2。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其核心在于将学习内容与实际任务相结合,通过完成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驱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使语言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当代的家庭中比较多独生子女家庭或者父母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从小是在大人的掌心中长大,也容易受独生子女父母的影响,产生比较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利用小组合作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关心他人、善于协商合作的行为。

(2)中低年段学生在学习中有自控力比较低、自主学习力比较差,理解能力低或者有偏差,注意力时间过短等问题。而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能让学生通过协作、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既活跃课堂气氛,有提高课堂效率,无形中解决了大部分的课堂问题。

(3)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都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而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很难发挥出理想效果。因此,广大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4)现大多数的小组合作的模式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效果或者没有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就需要根据相应的任务进行分类,并在相应的课堂环节中多实践,不断归纳总结,提升合作模式的适用性和教学效率。下面会结合我校在课题研究中运用的小组合作模式,对操作实践原则、具体策略进行补充说明。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原则

(1)目标明确,指导实践

在设计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时,首要原则是确保每个小组任务都具有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附带具体的语言实践要求。这意味着任务不仅应指出学生应达到的语言水平,还应详细规定他们需在实践中运用哪些语言。明确的目标能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方向,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英语能力。4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设置目标时要具象化,细化。例如,“Please, read the sentence three times to your group mate.”说明目标语言,次数等。另外,还要把操作语言简单化和固定化,方便学生区分目标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用口令的方式引入活动,如口令:“Partner, partner”-“go, go, go!”;而用一首固定歌曲、特殊的击掌等方式结束,让学生把注意力带回到老师身上。

(2)任务适宜,挑战与可行并存

任务的适宜性是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设计的关键。任务难度应设定在适中水平,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动力,又不应过于艰巨,以免学生感到无法完成而产生挫败感。适宜的任务能促使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小组活动的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了活动操作流程、学习内容和评价三方面的任务。对于中低年级学生,由于理解力、精神集中等问题,很容易很误解活动的真正意图。因此,每次布置的任务内容不能太多,流程也要简洁明了。

在学习广州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Unit4 Project中,有统计小组内同学的家务劳动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教师会让学生课前思考在家的家务项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倾听,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务英语词组。在这个交流互动的环节中,既有自己按兴趣的话题,又有与同学分享和倾听别人的机会,最后还可以挑战自我说出这个英语词组。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一般都可以说出两个英语词组或以上。

(3)角色分工,确保全员参与

在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中,为了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小组内成员应有明确的角色分工。这意味着每个成员都应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和任务,以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活动中。明确的角色分工不仅能避免成员间的责任模糊和冲突,还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课堂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三人小组的形式。成员的分工是:1)纪律管理员:负责纪律管理,选择自制力强或者不强的学生,都有约束力。2)登记员:记录过程需要的资料,需要学生写字速度比较快。3)组长:主持活动过程,发言,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领导力。三个人的工作一个月轮流互换,一个学期下来,每人都可以完成一次各项工作。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其中,了解每个角色的工作任务,有挑战,也能互相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互动合作,共同达成目标

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要求教师在设计合作模式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互动合作,学生不仅能提升语言能力,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协调不同意见,并达成共识,这些都是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课堂中的互助合作,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例如,在学习广州版英语四年级Unit11 Fun With Language.时,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习生日会的内容,需要组员每人提供一种生日派对用品,组成一个生日会。过程中,生生合作创造学习条件,合作把生日会流程理顺,同时也进行了愉快经历的交流,收获了相应的知识和良好的感受。

在课堂实践中,有一位李同学,学习能力非常弱,反应也较于其他同学慢,任课老师指派了两位同学跟进,协助指导他完成工作,周而复此。经过一年的练习,李同学基本能理解学习内容,能部分跟上学习内容,从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认同;而协助的两位同学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而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得以顺利地正常开展,教与学的目的都达成了,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了自信。

(三)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实施策略

(1)任务设计策略:精心构思,寓教于乐

在小学英语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的实施中,任务设计的策略至关重要。它要求教师紧密结合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既具有趣味性又具备实用性的任务。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语言,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学习广州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8 Apples are good for us.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语言购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水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分组扮演店员和购买者,操练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实现购买活动。任务的设计是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既掌握了英语语句,又掌握了沟通技能,更感受到角色扮演带来的乐趣。

(2)分组策略:科学划分,促进互补

分组是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的基础,合理的分组策略对于小组合作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分组时,教育者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小组内部的多样性和互补性。这样的分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小组内部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分组策略,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中低年龄段学生,特别是低年段学生接触学习生活不久,而学生自身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会造成各种的不适应,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互相帮扶。在分组的工作中,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心中有数的安排工作岗位;其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想法、意愿;再次,在进行分组后,根据实际操作情况,不断调整分组组合。

(3)过程指导策略:适时介入,有效引导

在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适时的介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如果学生产生以下几种情况都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介入:1)学生心情不好,无法投入。教师在了解情况后,要多说鼓励的话,给他正能量,努力把他带入课堂活动;2)能力比较弱的同学,需要教师安排指定的同学进行现场辅导,引导他逐步跟上节奏,避免他失去信心和耐性;3)自我控制力差的学生,利用纪律管理评比,或者教师亲自带身边的方法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育;4)与同学无法相处的,需要教师了解他真正的需要,再做出更适当的安排等等。

(4)评价策略:多元评价,全面反馈

多样性评价是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会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中低年级的课堂小组评价中,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我们不单只是学习内容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习行为的评价,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我们通常采取的评价方式如下:1)教师和学生都掌握丰富的、正面的、简单的评价句子:Well done. Good job. Big hands等。2)星星评价系统,由1颗星到10颗星。对小组成员工作情况,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纪律情况等细项进行评价。3)课堂活动评价表,非任课老师和上课学生都可以评价,不断改进评价机制,公平公正,有利于更好开展教学。

五、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激发学习兴趣与增强学习动力

任务驱动的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通过构建贴近现实的任务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接触并学习英语,这一方式显著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在亲身参与任务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及其所带来的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转化为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和持续动力。

(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提升合作能力

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的核心在于共同完成任务,这自然要求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还需要学会协调小组内的不同意见,最终达成共识。这一系列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提升合作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这些都是团队合作所必需的重要能力。

(三)强化语言实践运用与促进能力发展

任务驱动的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模式特别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平台。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性,进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课堂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该模式通过具体的任务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该模式还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尝试和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①王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②倪晓敏.任务驱动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4,(03):40-42.

③王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学路径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4,(02):46-48.

④刘媛媛.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求知刊,2023(17):59-61.DOI:10.14161/j.cnki.qzdk.2023.17.010.

⑤范纤格.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校园英语,2023(12):136-138.

注释

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②倪晓敏.任务驱动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4,(03):40-42.

③范纤格.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校园英语,2023(12):136-138.

④王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学路径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4,(02):46-48.

课题项目: 任务驱动下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23X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