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在急性泪囊炎中的应用
任敏荣 黄永平 曾晓瑜
1.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眼科 江西宜春 336000 2.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泪囊炎患者治疗中给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泪囊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第 1d,泪囊区肿块都在切开泪囊后消除,红、痛、肿都明显好转。泪囊区红、痛、肿术后 1-4d,平均 3.5d 完全消退,15例皮肤溃烂者术后3-10d,平均6d修复。随访6-12 个月,未见症状复发,治愈率达83.3%(35/42),4例有少许溢泪,冲洗泪道有少许冲洗液自上泪小点溢出,有效率达92.85%(39/42);术后2个月患者眼症状积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急性泪囊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眼症状积分,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急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是指泪囊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伴有泪道阻塞,其主要症状包括溢泪、溢浓、红、肿、热、痛等,并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和乏力[1]。急性泪囊炎在中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通常伴随有其他泪道阻塞性疾病,如慢性泪道炎、干眼症等。急性泪囊炎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眶蜂窝织炎和颅内感染。眶蜂窝织炎会引起眼眶及周围组织的感染,可能导致视力损害或眼球突出;而颅内感染则有生命危险,可能导致脑膜炎等,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降低并发症风险[2]。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已成为治疗急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通过鼻腔进行操作,减少了对眼部的直接干预,相较于传统手术,创伤更小,恢复快,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降低感染风险[3]。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EDCR)通过在鼻腔内进行操作,避免了面部切口,减少了瘢痕形成,并且保留了泪囊的正常生理功能[4]。泪道置管术也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膜性泪道各段的炎性阻塞和同时有骨性泪道狭窄的情况[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急性泪囊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泪道置管术的急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 42 例(42眼),年龄28-71岁,平均 42.2 岁。男14例、女28例,患者既往均有慢性泪囊炎病史,发病 1-8d,平均 4d。排除外科手术的禁忌,局部无炎症扩散的表现。
1.2方法
⑴手术前准备:在明确诊断后,完善血细胞分析、空腹血糖、凝血功能、术前五项、尿液分析、血压、X胸片和心电图等有关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鼻窦CT、鼻腔行鼻内窥镜检查,明确中鼻道,鼻中隔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鼻部情况。
⑵手术方法:麻醉:患眼以表面麻醉剂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滴眼,用1%丁卡因液6ml+肾上腺素注射液(1:1000)1ml浸湿的棉片将术侧下鼻道、中鼻道、嗅裂、鼻腔进行收缩,1%利多卡因注射液 2ml 加 1%肾上腺素注射液 3 滴对中鼻甲腋部前缘鼻黏膜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取1%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内眦韧带、眶下神经、滑车神经等进行阻滞麻醉。部分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选用全麻。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用黏膜刀在鼻内镜下沿泪囊窝部位作以钩突前沿为基底,下界为下鼻甲附着处,上达鼻丘高约15mm,前界为上颌骨线的鼻黏膜切口并去除部分。使泪囊内侧壁骨壁暴露良好,泪囊窝泪骨、上颌骨额突及泪囊鼻泪管接合部骨质用咬骨钳咬除,形成约 10mm×12mm 骨窗,使泪囊内侧壁黏膜暴露良好。鼻泪道再通、泪道成形、泪道置管:泪囊内侧壁中下部用 8 号泪道探针从上泪小点置入后顶起,镰状黏膜刀在鼻内镜下 作"]"形切口切开泪囊,泪囊内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用吸引器吸除,取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干净通畅的泪道并吸除干净,取7-0 可吸收缝线将形成的泪囊后瓣向后覆盖骨窗后壁后与保留的鼻黏膜瓣对合缝合,重建新的泪囊鼻腔通道,将一次性泪道引流管分别从上、下泪小点植入,其两端打结后置于鼻腔,泪道冲洗冲洗液从新通道顺畅流出。用细锥形的明胶海绵,尖端填入泪囊吻合口,固定并扩张吻合瓣。鼻腔用涂布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及庆大霉素注射液的合适大小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手术后处理:术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6 次/日。糠酸莫米松喷鼻剂喷鼻, 2 次/日。术后第2天取出鼻腔填塞的海绵。术后 1 周在鼻内窥镜下检查鼻腔内吻合口情况,并清洗未吸收的明胶海绵、血痂、分泌物等,术后每周行泪道冲洗 1 次,连续 4 周,4 周后再次在鼻内窥镜下清洁鼻腔,并检查吻合口情况:如吻合口闭合或创面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则重新开放吻合口予以修剪肉芽组织。之后每月进行一次复诊 ,并冲洗泪道。泪道置管3个月后拔出,其后有情况随诊。
1.3观察指标
(1)判断疗效标准 :治愈:鼻内窥镜下吻合口上皮化良好、冲洗泪道通畅、平素无溢泪、无分泌物。好转:鼻内窥镜下吻合口已上皮化但较小,冲洗泪道通畅,冲洗液有少许返流,平素少许溢泪。无效:鼻内窥镜下吻合口未见上皮化,冲洗泪道不通畅,平素有溢泪、分泌物增多等。治愈和好转都为有效。
(2)眼症状积分对比:于术前、术后2个月评估两组溢泪、溢脓、泪囊区红肿、热痛眼表症状积分,每项0-3分计算,满分12分,得分于眼症状积分成正相关。
1.4统计学算法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以SPSS23.0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行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第 1d,泪囊区肿块都在切开泪囊后消除,红、痛、肿都明显好转。泪囊区红、痛、肿术后 1-4d,平均 3.5d 完全消退,15例皮肤溃烂者术后3-10d,平均6d修复。随访6-12 个月,未见症状复发,治愈率达83.3%(35/42),4例有少许溢泪,冲洗泪道有少许冲洗液自上泪小点溢出,有效率达92.85%(39/42),3例仍出现溢泪、冲洗泪道不通。鼻内窥镜下可见瘢痕生长,吻合口阻塞,无效率为7.1%(3/42)。
眼症状积分:
术后2个月患者眼症状积分低于术前(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泪囊炎常是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由于长时间的炎症刺激和泪道阻塞,使得泪液滞留在泪囊内,细菌在其中繁殖并引发感染[6]。急性泪囊炎常由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多来自邻近的鼻腔、鼻旁窦或泪囊周围组织,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流感病毒等[7-8]。针对急性泪囊炎的治疗有多种方式,其主要目标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并恢复泪道的正常引流。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常用术式,从内眦处做切口,精确解剖至泪囊,通过咬除泪骨的前部,形成骨窗,以便进入鼻腔,将鼻腔黏膜与泪囊黏膜吻合,重建泪液流出通道,优点在于微创、恢复快,且能有效解决泪道阻塞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9]。但在经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存在泪小管阻塞症状。泪道置管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手术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阻塞或狭窄的部位放置引流管来恢复泪液的正常引流,该手术具有简便、有效和微创等优点,进而提高患者术后治疗效果[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病例术后第 1d,泪囊区肿块都在切开泪囊后消除,红、痛、肿都明显好转。泪囊区红、痛、肿术后 1-4d,平均 3.5d 完全消退,15例皮肤溃烂者术后3-10d,平均6d修复。随访6-12 个月,未见症状复发,治愈率达83.3%(35/42),4例有少许溢泪,冲洗泪道有少许冲洗液自上泪小点溢出,有效率达92.85%(39/42),3例仍出现溢泪、冲洗泪道不通。鼻内窥镜下可见瘢痕生长,吻合口阻塞,无效率为7.1%(3/42)。术后2个月患者眼症状积分低于术前(P<0.05),提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在治疗急性泪囊炎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通过鼻内镜直视下,在泪囊与鼻腔之间建立一个新的通道,去除阻塞物,促进泪液流通。这能有效减少泪囊内的压力,缓解炎症。泪道置管术,将泪道引流管插入泪道,保持其通畅,帮助引流泪液,可以有效防止泪道再次阻塞,并促进愈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术在治疗急性泪囊炎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阻塞,改善泪液排出,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另外,手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诉述,针对急性泪囊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眼症状积分,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倪淑华,郑凌方,许莞菁,等. 早期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急性泪囊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1,23(10):781-787.
[2]Bhattacharyya A, Sarma P, Sarma B, Kumar S, Gogoi T, Kaur H, Prajapat M. Bacteriological pattern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omplications in culture positive cases of acute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of upper Assam: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20 Feb;99(7):e18570.
[3]李兆瑞,李燕飞,李昕,等.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20,10(2):69-71.
[4]孙元强,王晓峰. 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术后出血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71-74.
[5]段勇波,李志辉,汤学付. 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置管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眼表症状评分及安全性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6):3719-3721.
[6]戴瑞,赵治河,朱瑞,等.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8):123-124.
[7]Goel R, Sagar C, Gupta SN, Shah S, Agarwal A, Golhait P, Kumar S, Akash R. Outcome of transcanalicular laser dacryocystorhinostomy with endonasal augmentation in acute versus post-acute dacryocystitis. Eye (Lond). 2023 Apr;37(6):1225-1230.
[8]黄叶平,周星,周华,等. 内镜经鼻泪囊鼻腔吻合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5):2220-2222.
[9]杨海荣,王海霞,李金花,等.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高龄急性泪囊炎的应用价值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0):93-94.
[10]刘思平,李珊.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23):27-28.
[11]郑扬菁,陈正勇. 鼻内镜下泪囊支架植入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65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2):68-71.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21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