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政治教育策略探讨

作者

高家琼

雅安市田家炳中学

引言

高中政治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政治教育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影响了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探索有效的政治教育策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教学设计,突出政治教育主线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蓝图,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课本内容,把握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点,将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以课本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为主线,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背景时,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国内外形势,让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诞生的,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在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通过对比不同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时代性,进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

同时,教学设计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高中政治课本内容丰富,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例如,在讲解“经济与社会”模块时,可以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明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制度的认同。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特色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在讲解“法治社会”时,可以选取一些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例如,在讲解“国际组织”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不同国际组织的资料,包括其宗旨、职能、成员等,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此外,多媒体教学法也能为政治课堂增添活力。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政治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讲解“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时,可以播放一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频,如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传统戏曲的现代演绎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政治体验

政治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生活,增强政治认同。

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例如,在讲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时,可以让学生调查所在社区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实际效果。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基层民主制度的认同。在社会调查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模拟政治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政协、模拟人大等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体验政治决策的过程。例如,在模拟政协活动中,学生可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提案,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形成提案报告。通过模拟政治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机制,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民主意识。在模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志愿服务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环保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学生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之情。

结束语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优化教学设计,突出政治教育主线,能够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政治知识,增强政治认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政治体验,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政治教育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乔凤兰. 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12):45 - 47.

[2]刘斌.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政治教育论坛, 2024(3):78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