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田万里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8

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起着关键作用。而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环节,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当中直观地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仍然不够正式,导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难以提升。因此,探讨如何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一、创设教学情景,提升实验兴趣

传统形式上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由于实验资源不足,无法展开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导致了学生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限制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提升。而兴趣作为学习第一驱动力,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想要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要工作就是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如故事教学情景、游戏教学情景等,来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苏教版《石头与泥土》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确立出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游戏教学即“石头泥土大比拼”,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不同类型的石头和泥土样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游戏开始之前制定好游戏规则,即小组成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找出石头和泥土各自的特点,并进行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讲解。教师对于记录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对于实验教学的兴趣,促使科学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提升。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了解到石头与泥土的特性,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组织小组合作,促进知识内化

传统形式上的科学实验教学课堂上,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仍然将科学课程视为“副课”,对于科学科不重视,只顾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实验资源不足,导致了教师只能够单向地用嘴去讲解,没有让学生自主开展科学实验课程的探索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凸显多个成员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同时也方便了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教师想要促进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得到提升,就要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来促进科学知识得到内化,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确保。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玩磁铁》这一章节内容时,进行磁铁相关的实验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各个小组在整体水平上,保持一致,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一般每组以 4 - 6 人为宜,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如组长、观察员等。然后小组在“玩磁铁”的实验中,根据分工和角色开展实验教学环节,如组长负责协调分工,记录员负责记录磁铁的更多性质,如磁性能传递等实验数据和现象。教师在小组自主实验的过程当中,随时为学生遇到的难题提供适当的帮助。在完成实验的过程当中,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探究磁铁性质遇到的问题,如“为什么磁铁能吸起一些金属,而不能吸起其他金属呢?”,学生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各个小组内部共同去探讨,通过交流和讨论,形成结果。实验结束后,组织小组之间进行成果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内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形式上的科学实验课堂,受限于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教师素质的影响,许多科学实验难以开展,学生只能依靠课本上的文字,来理解科学现象,导致了小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达不到预期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因为其直观性和便利性被广泛引入到教学领域辅助教师进行应用,为小学科学的实验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小学科学实验课堂免受传统教学条件的制约,为小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例如,教师在讲授到苏教版教材《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时,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生活中固体混合与分离的视频,如建筑工地上沙子和石子混合用于搅拌混凝土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视频并思考这些场景中涉及到的固体混合与分离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动画演示固体混合的过程,展示混合前后固体材料的状态变化。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摄像头将实验过程实时投影到大屏幕上,确保学生看清楚实验的细节。在实践环节,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配备一套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固体混合与分离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通过平板设备随时观看之前播放过的实验演示动画,对照操作步骤,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如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平板拍照上传到班级交流群,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请教。

四、结语

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实施的多种途径,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让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浩.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3,(32):93-94.

[2]张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1,(09):87-88.

[3]巩凯,张兴华.以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