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流程改进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

杨浅艺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优化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流程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120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改进前的对照组和改进后的实验组。改进措施包括快速分诊、实时监测、标准化评估和多学科协作等。评估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3天;并发症发生率从28%降至10%;患者满意度从75%提高至92%。结论 急诊救治流程的优化显著改善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了生存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急诊救治;流程改进;患者满意度

一、引言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通常由外部暴力导致,能够引发显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频发,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给急救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急诊阶段是救治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关键时刻,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此背景下,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急诊救治流程在面临重症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时,往往由于流程不规范、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导致患者的评估和处理延误,从而影响救治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流程进行改进,并评估其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设计,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纳入符合创伤性脑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知情同意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改进前的对照组和改进后的实验组,各60例患者。

(二)改进前后的救治流程

在本研究中,急诊救治流程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快速分诊机制,针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优化分诊流程,确保患者在入院后能迅速接受评估和处理。其次,实施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采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依据评分结果制定救治方案。

在急救过程中,引入多学科团队合作机制,整合神经外科、急救护理和麻醉科等各专业的力量,共同参与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最后,改善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机制,在救治过程中及时向患者家属反馈病情变化和救治方案,增强其对医疗过程的理解和支持。

(三)效果评估指标

为评估改进后的救治流程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定了多个评估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住院时间的减少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能够反映出急救流程改进对患者生理恢复的影响。而患者恢复情况的评估则采用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分析流程改进的效果。同时,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估,以了解家属和患者对急救服务的满意程度。

三、结果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

在研究期间,共纳入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20例,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及入院时的GCS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4±10.2岁,对照组为34.8±11.5岁,且两组均以交通事故造成的脑损伤为主。

(二)住院时间的比较

经过数据分析,改进后的救治流程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3天,而实验组则缩短至8.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这表明,通过优化急救流程,能够提高救治效率,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三)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改进救治流程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而对照组则为28%。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脑水肿等。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说明优化后的急救流程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治疗效果评估

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使用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患者的GCS评分从入院时的10.2分提高至13.5分,而对照组则从10.0分提高至1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进一步验证了优化急救流程的积极作用。

(五)患者满意度调查

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患者对急救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2%,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5%。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护理人员的沟通、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两组间的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表明急救流程的优化不仅提升了患者的生理恢复情况,也增强了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认可。

四、讨论

(一)急救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急救流程的优化显著提高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率和临床效果。快速分诊、实时生命体征监测、标准化评估工具的使用以及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急救流程。这些措施相互配合,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救治延误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二)多学科协作的优势

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在创伤性脑损伤的急救中至关重要。通过神经外科医生、急救护理人员和麻醉科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适合的救治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也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

(三)家属沟通的重要性

在急诊救治中,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机制十分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案,从而减少他们的焦虑感。通过建立家属沟通机制,不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救治过程的参与感,也增强了他们对医疗团队的信任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理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急救流程的改进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未来应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永兵, 梁会超, 武德. 经舌神经刺激加物理疗法治疗由轻度至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引起的慢性平衡缺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4, 33 (16): 2932-2935.

[2]曾淑妍, 陈文曦, 段瑶瑶, 高岚清.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微出血和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海军医学杂志, 2024, 45 (08): 871-876.

[3]刘雨喆, 展翔浩, 王立, 王丽珍, 樊瑜波. 基于生物力学的创伤性脑损伤载荷监测 [J]. 医用生物力学, 2024, 39 (S1):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