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小先生制” 理念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惠琳淇
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江苏张家港 215600
一、小先生引领成长,构建互动社交新生态
“小先生制” 源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赋予儿童 “教者” 与 “学者” 的双重身份,通过同伴间的双向互动激活学习潜能。在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该理念可突破传统教师主导的单向引导模式,构建 “幼儿主动参与、同伴互助成长” 的生态化社交场景。
(一)双向角色赋能:从 “学习者” 到 “小先生” 的身份转换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与能力水平,动态选拔 “小先生” 角色。例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担任 “故事小先生”,负责向同伴讲述绘本情节;擅长建构游戏的幼儿可成为 “搭建小先生”,带领小组设计积木作品。通过明确 “小先生” 的示范职责(如讲解规则、分享经验)与 “小学员” 的学习目标(如模仿表达、协作操作),让幼儿在身份转换中理解 “责任” 与 “合作” 的内涵。
(二)情境化社交场域:模拟真实生活的互动场景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社交情境是提升交往能力的关键。例如:
“餐厅小管家” 游戏:幼儿分别扮演 “服务员”“厨师”“顾客”,通过对话完成点餐、上菜等流程,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如 “请”“谢谢”)与协商技巧(如 “这个菜品可以换吗”)。
“图书漂流站” 活动:“小先生” 负责管理班级图书角,引导 “小学员” 登记借阅、交换书籍,在解决 “书籍破损”“借阅冲突” 等问题中培养沟通与问题解决能力。此类场景通过还原生活中的社交冲突与合作机会,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积累交往经验。
(三)跨龄互动延伸:混龄班级中的 “大小先生” 联动
打破班级界限,开展混龄 “小先生” 活动。大班幼儿担任 “大先生”,带领小班 “小先生” 完成任务(如共同布置教室、整理玩具)。在 “大带小” 的过程中,大班幼儿通过示范、鼓励提升领导力,小班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交往技巧,形成 “纵向互助、横向合作” 的社交网络。
二、小先生制下的社交能力培养路径
(一)任务驱动:合作型项目激活团队意识
设计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如 “建构城堡”“植物角养护计划” 等,要求幼儿分组制定方案、分配角色(如 “材料收集员”“设计绘图员”“成果汇报员”)。“小先生” 负责协调分工、引导讨论,当小组出现分歧时(如搭建材料选择),鼓励 “小先生” 组织投票或协商,让幼儿在解决矛盾中理解 “倾听” 与 “妥协” 的重要性。
(二)微课程开发:社交技能的可视化学习
以 “小先生” 为主角录制 “社交微视频”,展示正确的交往行为(如友好分享玩具、主动道歉)。例如,当幼儿发生争抢玩具冲突时,播放 “小先生” 示范视频:“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们轮流玩好不好?” 通过具象化的场景再现,帮助幼儿理解社交规则。同时,鼓励幼儿模仿视频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技能。
(三)评价激励:建立 “小先生成长存折”
设计个性化评价工具 “小先生成长存折”,记录幼儿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
合作之星:主动帮助同伴完成任务表达之星:清晰阐述自己的想法包容之星:原谅同伴的小失误
教师每周根据存折记录进行总结,邀请 “小先生” 分享成功经验(如 “我是怎么说服朋友一起搭积木的”),通过同伴认可强化积极行为,形成 “以评促学” 的良性循环。
三、实践成效与反思(一)幼儿社交能力的显著提升通过一学期的 “小先生制” 实践,观察数据显示:
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比例从 45% 提升至 78% ;
在小组任务中主动协调分工的幼儿从 22% 增加至 60% ;
发生冲突后自主解决问题的幼儿从 30% 提高至 55% 。
典型案例显示,原本内向的幼儿在担任 “图书小先生” 后,逐渐学会主动询问同伴需求,语言表达频次提升了 3 倍以上。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挑战
教师从 “主导者” 转为 “观察者 + 支持者”,需具备更强的临场引导能力。例如,当 “小先生” 在组织活动时遇到困难(如同伴不配合),教师需通过提问启发(“你觉得怎么说小朋友会更愿意听呢?”),而非直接介入解决。同时,对 “小先生” 的差异化指导(如针对不同性格幼儿制定培养计划)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家园协同的深化路径
通过 “家庭小先生” 活动延伸教育场景,鼓励家长在家中设置 “一日小管家” 角色,让幼儿负责安排晚餐食谱、整理家庭物品,并记录 “小先生日记”。教师定期收集日记中的社交案例(如 “我教弟弟收拾玩具”),在班级分享讨论,形成家园共育的社交培养闭环。
四、结语
“小先生制” 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提供了创新路径,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同伴互动激活内在发展动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工具与 “小先生制” 的融合(如开发社交技能闯关游戏),并拓展至更多教育领域(如情绪管理、安全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实践范式。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 李芳。幼儿园混龄教育中 “小先生制” 的应用研究 [J]. 学前教育研究,2022(04):89-92.
[3] 王丽。同伴互动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J]. 幼儿教育,2021(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