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森林抚育对森林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

包玉连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居力很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37401

摘要:从森林抚育工作现状和森林资源保护需求出发,本次重点讨论森林抚育对森林质量的影响,研究指出正面和负面影响,其中正面影响涉及提升林木生长速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及经济价值,而负面影响涉及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等。基于影响分析,研究最终建议提出森林抚育的主要措施,包括实施林长制、科学规划、科技应用、创新特色发展以及做好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封山禁牧、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火及有害生物预防等保障工作。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细致分析,研究希望可以提供森林抚的实践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抚育;森林质量;影响

森林抚育是林业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和举措,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管理和干预森林,以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质量。森林质量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森林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利用等事项都密切关联,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了充分肯定,通过合理的森林抚育可以提升林木生长速度和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提升森林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利用。然而,森林抚育过程中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不当的抚育措施可能导致生态失衡,增加抚育成本和经济负担。为此,如何在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平衡生态和经济需求,成为林业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森林抚育对森林质量的影响

森林抚育是通过人为干预对森林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提升森林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利用。

森林抚育对森林质量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通过合理疏伐,去除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的树木,可以为健康树木提供更多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从而促进其快速生长;通过清除杂灌和病死木,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合理的森林结构和健康的林木能够更好地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通过抚育措施可以提高林木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然而,森林抚育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抚育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可能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破坏[1];此外,如果抚育措施不当,可能会导致生态失衡,影响森林的长期稳定;森林抚育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可能会给林农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可见,森林抚育工作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正面效应,同时减轻甚至消除负面影响。

2.森林抚育的主要措施

2.1加强推进“林长制”管理制度

兴安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兴安盟应积极推进“林长制”管理制度。林长制是指由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林长,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负总责的制度,通过设立林长,可以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兴安盟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林长制实施细则,明确各级林长的职责范围,建立考核机制,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2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兴安盟在进行森林抚育时应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即根据兴安盟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规划。规划内容应该涵盖森林资源的保护、恢复、更新、改造等多个方面,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兴安盟还应该依托现有的林业资源,发展特色林业经济,促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2.3发挥科技优势,加快林业发展

科技是推动林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兴安盟在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林业科技水平,比如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如精准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2];同时,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林业科研项目,培养林业科技人才,为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4重视创新,特色发展

兴安盟在森林抚育中应重视创新,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林业。生态林建设中提倡使用本地树种,如柠条、榆树、山杏、松树类,这些树种适应性强,能够更好地适应兴安盟的自然环境。此外,应充分利用林区资源,实行间隔套种,发展药材生产,如黄芪、甘草等,这些药材在兴安盟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可以成为林业经济的新亮点。还建议加大投入,灵活融资,适度开展规模经营,进一步加快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生态需求。

2.5做好林业发展的保障工作

统筹全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规划是第一步,兴安盟应制定全面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规划,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及生态修复工作,比如对于退化林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林地质量。也建议全力做好全域性封山禁牧、育林工作,即通过封山禁牧,减少人为干扰,促进林木自然生长[3]。此外,建议加强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森林草原防火及有害生物预防工作中,则应该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火灾和病虫害问题。还倡导推动林草产业发展,兴安盟应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草产业的附加值。最后,建议建立完善的监测监管体系,确保森林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森林抚育是提升森林质量、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科学的抚育措施能够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质量,增强生物多样性,同时提升森林的经济价值。然而,抚育过程中也需警惕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生态失衡的风险,在后续的实践工作中要求持续关注新需求、应用新技术,通过改进抚育工作方法和创新抚育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在此,我们呼吁各界持续关注森林抚育的进展,不断优化管理措施,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旭冬,郭桂芬,卢建,等.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探讨[J].农家科技:理论版,2023(6):149-150.

[2]杜炜.加大森林抚育力度 提升现代林业经营质量[J].中国林业产业, 2023(10):51-53.

[3]宋英纶.森林抚育技术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2(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