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地铁车辆走行部关键部件状态维修研究及实践

作者

赵威 李理想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在线监测系统分散 、数据利用率低 、不能有效指导维修和维护 等问题 ,从资源优化配置和降本增效需求出发 ,提出了基于监测数据智能诊断分析的城轨车辆走行部关键部 件状态维修理念 ,形成了集隐患挖掘 、健康管理 、寿命预 测 与 维 修建议于一体的方法论 ,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 走行部和轮轨智能分析诊断平台 ,实现了走行部关键部件实时监测 、预警报警 、故障诊断 、寿命预测和维护辅助 决策功能 ,应用于车载走行部实时监测系统和地面智能分析平台两大场景 ,并在城轨车辆轴箱和齿轮箱的状态 维修 、轮对踏面经济镟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应用 ,效果表明可显著提高检修效率并有效降低全寿命周期维护成本 。

关键词:地铁车辆 ;走行部 ;状态维修 ;维修决策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车辆在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中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负荷,这对地铁走行部的安全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地铁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件故障频发,如轴箱和齿轮箱的故障问题,不仅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运行,还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对地铁车辆走行部关键部件的状态进行系统的监测与分析,查找主要故障模式及故障位置,并提出相应的维修和维护措施,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城轨车辆走行部现状与问题

1.1 走行部系统概述

地铁车辆的走行部是确保车辆平稳行驶的关键组件,包括车轴、轮对、减震装置及其相关的机械结构。走行部系统负责支撑车辆重量、吸收道路冲击,并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走行部在负荷增加和运维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面临着更高的性能要求和维护挑战。因此,了解走行部的结构及其运作特性对于提升地铁车辆的运行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1.2 当前在线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在线监测系统在城轨车辆走行部的应用中面临多个问题。监测系统的分散性导致数据孤岛现象,难以实现对走行部状态的全面整合与分析。数据利用率低下,监测数据的价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和应用,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此外,现有系统通常缺乏有效的智能诊断能力,无法实时、准确地指导维修和维护,导致故障发现较晚,维修响应不及时。同时,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尚未完全成熟,故障预测和寿命评估的准确性不足,维修决策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无法达到最优效果。因此,优化监测系统的集成度和数据利用率,并引入智能化分析技术,是提升走行部维护效率和降低运维成本的关键。

2.智能分析诊断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2.1 平台设计与架构

智能分析诊断平台的设计旨在实现对城轨车辆走行部状态的全面监测与精准分析。平台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分析诊断层和用户接口层。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中实时获取走行部的运行数据,包括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数据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和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诊断层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供故障检测、健康评估和寿命预测等功能。用户接口层则为维护人员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展示系统诊断结果和维护建议。该平台的设计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全面集成,还通过智能分析提高了故障检测和维护决策的效率,支持实时预警和精准维修。

2.2 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是智能分析诊断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对城轨车辆走行部进行持续监控并及时发出警报。该系统通过布设在走行部关键部件上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振动、温度、压力等运行数据。这些数据通过高频率的数据传输模块,迅速传送至平台的处理中心。系统采用先进的实时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以识别潜在的故障迹象或异常模式。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生成警报信息并通知维护人员。预警信息包括故障类型、发生部位和建议的处理措施,使得维护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必要的修复行动。通过这种实时监测与预警功能,系统大大提高了故障发现的及时性和维修效率,减少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运风险。

2.3 故障诊断与维护辅助决策

故障诊断与维护辅助决策模块是智能分析诊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故障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模块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故障记录,利用先进的故障诊断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异常检测,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出故障的类型和发生位置。接着,系统结合故障的历史数据和运行环境,生成详细的故障诊断报告,明确故障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维护辅助决策功能则基于诊断结果提供具体的维修建议,包括修复步骤、所需材料和工具,以及推荐的维修时机。

3.状态维修的实践应用与效果

3.1 轴箱和齿轮箱状态维修实践

在地铁车辆的维护实践中,轴箱和齿轮箱的状态维修尤为关键。为了确保这些关键部件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了智能分析诊断平台进行状态监测和维修决策。通过平台实时采集轴箱和齿轮箱的运行数据,包括振动、温度和噪声等参数,系统能够实时跟踪其健康状态。针对检测到的异常情况,系统生成详细的故障诊断报告,提供针对性的维修建议。

3.2 轮对踏面经济镟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根据平台提供的预警信息,维护团队对轴箱和齿轮箱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随后,依据诊断结果,实施了针对性的维修操作,如更换磨损部件、调整部件间隙等。通过对维修过程的监控和效果评估,发现维修后的轴箱和齿轮箱运行性能显著提升,故障发生频率降低。

轮对踏面的经济镟是地铁车辆维护中的重要工艺,旨在延长轮对的使用寿命并提升行驶稳定性。在应用过程中,智能分析诊断平台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平台通过实时监测轮对踏面的磨损数据,评估其当前状态并预测未来的磨损趋势。基于这些数据,系统能够准确判断何时进行镟削处理,以确保轮对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3.3 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智能分析诊断平台的应用,地铁车辆的维护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提供的维护建议指导下,轮对踏面的经济镟削处理去除了磨损层,恢复了其正常几何形状。这一工艺提高了轮对的使用效率,减少了因磨损过度导致的运行不稳定现象。优化的镟削周期和方法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降低了维护成本。镟削后的轮对表现出更好的平稳性和更低的噪声水平,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平台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显著提高了故障检测率,优化了维修操作,延长了部件使用寿命。整体而言,这些措施提升了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并降低了维护成本,验证了智能分析诊断平台在城轨车辆维护中的重要价值。

4.结论

本研究通过智能分析诊断平台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地铁车辆走行部关键部件的状态维修效果。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及时性,优化了维护决策,延长了部件使用寿命。实践结果表明,轴箱和齿轮箱的状态维修、轮对踏面的经济镟削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智能化的分析与决策支持不仅提高了维护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浪费,为城轨车辆的高效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未来,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和扩展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提升维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若愚.地铁车辆检修工对车辆检修与管理的认识[J].工业设计,2016(3):137-139.

[2]黄贵发,王定晓,唐德尧.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故障的车载在线实时诊断与监测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9):31-36.

[3]李兆新,张海强,钟璇.基于状态检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服役期系统性维修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8):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