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发展和安全保障

作者

康付超 王维

上海颐昊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2

一、引言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软件升级,新能源汽车能够不断优化性能、提升功能、增强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期望。然而,软件升级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可靠的软件升级,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探索阶段(2000-2010 年)

在这一时期,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软件升级主要集中在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简单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例如,早期的特斯拉 Roadster 车型通过软件升级优化了电池的充放电策略,延长了电池寿命,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软件升级的方式较为简单,主要通过车辆的诊断接口(OBD)进行手动更新,更新内容相对有限,且更新频率较低。

(二)快速发展阶段(2010-2020 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软件升级的内容和范围也迅速拓展。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辆控制系统(VCS)等也开始支持软件升级。

无线软件更新(OTA)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特斯拉在 2012 年推出了 OTA 功能,通过无线网络将软件更新包推送到车辆,用户无需到经销商即可完成软件升级。

软件升级的频率也显著增加,从每年一两次升级到每月甚至每周的更新。如蔚来汽车通过 OTA升级,不断优化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三)智能化与网联化阶段(2020 年-至今)

新能源汽车逐渐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软件升级成为车辆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车辆不仅可以通过 OTA 升级优化自身功能,还能与外部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软件升级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包括自动驾驶功能的升级、车辆性能的优化、用户界面的改进等。同时,软件升级的复杂性也显著增加,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保障措施。

三、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现状

(一)技术层面

OTA 技术的广泛应用:OTA 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主要方式。通过无线网络,车辆可以自动接收并安装软件更新包,无需用户手动操作。

软件架构的优化:新能源汽车的软件架构正从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架构转变。集中式架构将车辆的多个功能模块集中在一个或几个高性能的计算平台上,提高了软件的集成度和协同性。

云平台的支持:云平台在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车辆通过与云平台的连接,可以获取最新的软件更新包,并将车辆的运行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分析。比如吉利汽车的 G-Netlink云平台为车辆提供了软件升级、远程监控、数据分析等服务。

(二)市场层面

消费者需求的推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功能需求不断增加,促使车企加快软件升级的步伐。

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软件升级成为车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软件升级,车企可以快速推出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优势。

(三)政策层面

法规标准的完善: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流程和安全要求。例如,中国发布了《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对软件升级的流程、安全认证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监管力度的加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要求车企建立健全的软件升级管理体系,确保软件升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面临的安全挑战

(一)网络攻击风险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网联化程度不断提高,车辆面临着网络攻击的风险。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漏洞入侵车辆的控制系统,篡改车辆的行驶参数、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甚至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二)数据安全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用户的驾驶习惯、位置信息、车辆状态等。这些数据如果被泄露,将对用户的隐私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例如,2019 年,特斯拉被曝光存在数据泄露问题,用户的车辆位置信息、行驶数据等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

(三)软件升级过程中的安全漏洞

软件升级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导致车辆的软件系统出现故障,甚至被黑客利用。2020 年,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新能源汽车的 OTA 升级包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被篡改的风险,可能导致车辆安装恶意软件。

(四)供应链安全风险

新能源汽车的软件升级涉及多个供应商,包括芯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云服务提供商等。任何一个供应商的安全漏洞都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安全风险。2021 年,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导致部分新能源汽车的软件升级受到影响,同时也暴露了供应链安全的脆弱性。

五、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安全保障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车企应建立健全的软件升级安全管理体系,涵盖软件开发、测试、升级、监控等各个环节。应该制定严格的软件开发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遵循安全编码标准;建立软件测试流程,对软件升级包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安全测试;建立软件升级监控机制,实时监测车辆的软件升级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二)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车企应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采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手段。比如,在车辆与外部网络连接时,采用加密通信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车辆的控制系统中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黑客的攻击行为。

(三)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车企应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例如,对用户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定期对车辆的运行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四)提升软件升级的安全性

车企应提升软件升级的安全性,采用数字签名、安全认证等技术,确保升级包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建立安全认证机制,对车辆的升级请求进行身份认证,防止未经授权的升级操作。

(五)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

车企应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安全标准。要求供应商提供安全认证证书,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安全测试;建立供应链安全监控机制,实时监测供应商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

(六)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

车企应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对开发人员进行安全编码培训,提高其开发安全软件的能力;对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告知用户如何正确使用车辆的软件升级功能,避免因用户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问题。

六、结论

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为车辆的性能提升、功能优化和用户体验改善提供了强大支持。然而,软件升级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为了保障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安全性,车企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提升软件升级的安全性,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并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新能源汽车软件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向更加智能化、网联化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尤伟强.新能源汽车 ECU 软件升级系统安全高效机制研究与实现[D].中北大学,2022.

[2]赵鑫.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应用实践[J].时代汽车,2023,(19):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