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探究“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揭素婷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中心小学 广东河源 517025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这一背景下,通过以人文主题为核心、情境创设以及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等策略,设计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单元作业。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

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创新思路,以更好地适应政策要求,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大单元作业设计作为一种新的作业形式,能够整合单元内容,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以人文主题为核心,深化单元要素的内在联系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以人文主题为核心,将单元内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有机整合。通过深入挖掘人文主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内容,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理解人文主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第三单元为例,以“探索与发现”作为人文主题,可以将单元内的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馆》以及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深化学生对单元要素内在联系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每篇文章中蕴含的探索与发现的精神。例如,《竹节人》一文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制作和玩竹节人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宇宙生命之谜》则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人类对宇宙生命的探索历程和未知的好奇;《故宫博物馆》则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古代建筑的精妙,同时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其次,教师可以围绕“探索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一次关于“我发现了……”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小发现、小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探索与发现的文章,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所学知识,表达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教师可以从科学、文化、历史等不同领域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与发现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科技等,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总之,以人文主题为核心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内容,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情境创设,拓展作业的深度与广度

情境创设是大单元作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作业中,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同时,情境创设还有助于拓展作业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第二单元为例。首先,针对《七律·长征》这首诗,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重走长征路”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名小红军,“沿着长征的路线前进,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又该如何克服?”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还能在模拟的长征过程中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其次,对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英雄在我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哪些人可以被视为“壮士”?他们有哪些壮举?”通过搜集身边的英雄事迹,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壮士”的含义,并学会将课文中的精神品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最后,针对《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我是小小解说员”的情境,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一名解说员,正在向观众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整理和表达。这样的作业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将作业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设计开放与实践并重的作业

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设计既具有开放性又注重实践的作业。开放性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实践性作业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结合这两种类型的作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第五单元为例。在作业设计上,教师首先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成长故事创作。这个作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创作来表达对成长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视角,创作一篇关于自己或他人成长经历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他们可以融入《夏天里的成长》中万物生长的元素,体现生命的蓬勃与变化;同时,也可以借鉴《盼》中的期待与实现的主题,展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期待与努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成长与期待的主题。除了开放性的作业,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性的作业:成长计划制定与实施。这个作业的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行动力。学生需要思考自己在当前阶段的一个成长目标,并制定一个详细的成长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记录自己的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之后,学生需要提交一份成长报告,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收获与反思。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的大单元作业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人文主题内涵,力求设计既具有开放性又注重实践的作业形式。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的设计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以人文主题为核心、情境创设以及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等策略,可以设计出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旖婷.探究“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4,(21):144-146.

[2]弓婷,魏馨.“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17):13-16.

[3]王志慧.“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