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祁灿兰

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 青海西宁 811601

摘要:文章概述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指出主要内容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过分注重应试技巧、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等,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下文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具体通过精选课文、加强语言运用训练、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入情境教学等措施的实施,力求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是引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技能、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其中,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核心能力,有益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代社会中思维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然而,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如“教学者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和陈旧,缺乏启发性和思考性”“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机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下文将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通过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希望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经验和方法参考。

1.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写作与阅读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方式上,虽然逐渐融入了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高中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其中,过分注重应试技巧是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为了应对高考,教师和学生往往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如记忆标准答案、熟悉题型等,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应试导向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也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2.1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教学者精选课文,确保所选篇目不仅具有思想性和文学性,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文本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其深层含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加强语言运用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更加清晰、有条理[1]。比如,人教版文言文《劝学》,首先通过生动讲解,让学生理解其蕴含的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道理,随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古今学习态度与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创造性解读,如撰写现代版《劝学》短文,融入个人见解。在语言运用上,强化文言词汇与句式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及写作能力,进而锻炼其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此外,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促进思维碰撞,共同进步。

2.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上,建议引入多元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这些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此外,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也值得推广,这些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资源,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2]。例如,人教版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可以将“乡土中国”作为项目主题,设计一系列与书籍内容相关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要求学生研究书中描述的某一社会现象,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与现代社会进行比较。教师则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搜集信息、分析数据和提出自己的见解,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不同的观点和论据。项目结束时,鼓励和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是报告、演示、模型或其他形式的创造性作品,学生通过展示和反思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2.3教学评价方面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这包括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创新性等方面的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3]。此外,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评价中强调思维能力发展,可以通过讨论法、思维导图、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策略,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次评价既关注知识掌握,更重视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上文关注语文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现状分析,揭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应试导向和思维能力培养缺失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的一系列改进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未来,高中语文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建议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常林彬.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 2022(10):6-8.

[2]赵晓君.高中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10):49-50.

[3]黄坚.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J].读与写:上旬, 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