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案例分析研究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汉语教学类学位论文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

詹倩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4

摘 要:本研究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描述了2013-2023年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案例分析研究的应用现状。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应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的学位论文的方法应用、年代、培养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应用案例分析研究完成学位论文的数量逐渐增加,但存在方法应用僵化,培养单位单一等问题。

关键词:案例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汉语教学

一、前言

21世纪以来,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也逐渐进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领域,在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仅用定量研究已无法得到很好的解释,而质性研究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即对国际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整体且深入的分析。学位论文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考察指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来梳理案例研究法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多个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案例研究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案例研究在汉硕论文中的应用与发展

2.1案例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案例分析法亦称为个案分析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案例分析法"。该方法是一种以单个的案例为样本,对其进行各种相关的调查,并进行描述性、探索性或解释性的分析的研究方法。也是对有代表性的现象深入地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总体认识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

2.2案例研究在汉硕论文中的应用现状

2.2.1文献的纳入与排除

为客观准确地描述案例研究在汉硕论文中的应用现状,笔者以“案例分析”“汉语教学”为检索词,以“案例分析”“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分析”为主题在cnki硕博资料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截止2023年10月的所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共检索198篇,纳入标准为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手段的质性研究论文。

2.2.2结果

对198篇论文进行分析的结果见表1-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的论文发表年份分布情况(N=198)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应用案例研究论文的培养单位的分布排名情况(排名前三及后三)(N=198)

2.2.3应用现状

现阶段案例研究在汉语教学类汉硕论文中的应用多在二语习得、汉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主题研究中,比如探讨游戏教学法,对泰国职校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进行案例分析;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板块,通过分析交际主体因语言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产生文化休克的案例,还原交际主体的表现,总结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由此可知,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体系日渐成熟的情况下,案例分析结合学科下细分的各个板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3案例研究应用在汉硕论文中的发展趋势

(1)案例分析在汉硕论文中的应用多结合学科理论,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和课堂教学方面,例如李艳惠于2013年发表的《来华留学生与汉语教师文化冲突案例分析》,孙溪于2021年发表的《马来西亚本土教材语用实践案例分析》,对国别化教材的语用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

(2)国际中文教学趋向职业化,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外共建项目的增多,在海外实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成为新热潮,案例分析的视角从中小学转移到职业学院的汉语课堂中。

(3)新冠疫情时期,线上教学成为常态。虽然线上教学有很多不足但是由于其方便记录,能够较为全面的呈现教学全过程的特点,成为案例分析研究的“新宠儿”。例如张雨萌于2022年发表的《中文教育平台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将自己线上教授汉语以来出现的各类教学情况整理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三、思考与建议

3.1年份

由表1可以发现,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案例分析法应用整体较少,于2013年才出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尽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案例分析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文献总量只有198篇,可见案例分析研究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2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领域集中

从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汉硕论文中主要应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方面,这两类案例往往更为集中,便于收集观察,进行分析研究。教学案例往往在时间地点和人物上较为集中,可以采用录视频和教师课后回忆记录的方式进行案例收集,而跨文化交际案例则集中于人物身上,可以采用口述笔录的方式进行案例的收集。

(2)探索深度不够

案例分析则结合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一些专家的想法和理念,研究者参与的研究过程主要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对照,论证专家理论的正确性,而不是系统总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规律。

(3)方法应用僵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应用的案例分析,大多数通过案例的呈现,来阐述深化基础理论,即分析案例后,总结归纳,进而给出建议。而非罗伯特在《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中呈现出的研究步骤,即首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进而进行理论的假设,然后分析界定案例单位,连接案例与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解释研究结果的标准后进入分析的阶段。这一研究方法逻辑框架更为完善,在分析界定上也更加严谨。

3.3培养单位

由表2可以发现,案例研究论文作者的培养单位区域分布局限。我国案例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作者的培养单位中,11%集中在吉林大学,6%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就吉林大学而谈,自2019年孙克文先生指导其学生魏晨晨完成第一篇案例研究的硕士论文《韩国骊江高中协同教学模式案例分析》之后,该校就不断涌现案例研究类论文。

四、结论

本文对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回顾,发现尽管案例分析法在学位论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也暴露出应用模式相对僵化,培养单位间分布不均等问题。因此建议未来加强对案例分析法的多元化应用探索,鼓励研究生在研究中创新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各培养单位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持续进步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艳欣.基于构形理论的华裔儿童线上“一对一”汉字教学案例分析[D].吉林外国语大学.

[2]刘师言.基于案例分析的线上儿童汉语教学研究[D].四川.

[3]孔婧.《新实用汉语课本Ⅰ》“口”部字教学案例分析[D].安阳师范学院,2019.

[4]魏晨晨.韩国骊江高中协同教学模式案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9.

[5]李艳惠.来华留学生与汉语教师文化冲突案例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

[6]李晓雯.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D].郑州大学,2017.

[7]孙溪.马来西亚本土教材语用实践案例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21.

[8]张雨萌.中文教育平台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案例分析[D].吉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