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赵鹤

子洲县第二中学 陕西榆林 718400

摘要:本研究聚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一系列有效策略,以期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化学学习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科学原理和化学反应的奥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得化学实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还是较为明显的:在教学资源方面,部分学校存在实验设备陈旧、短缺的情况,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多样化实验的需求,实验药品的供应有时也不够及时和充足,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多以演示为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课程安排上,化学实验课的课时相对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实验过程,对实验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1];在教学评价方面,过于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操作技能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评价不够全面和科学。此外,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验只是理论知识的补充,缺乏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因此阻碍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2.1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实验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内容,使其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教师也要明确,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也要使实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例如,在学习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播放一段潜水员在水下呼吸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氧气制取的好奇。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潜水员所使用的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接着介绍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预测实验现象,如是否会产生气泡、产生气体等,最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来让学生可以在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状态下参与实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2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观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2]。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气体的产生以及颜色的变化等。通过自主观察,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直观的实践经验,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样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初中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这一实验为例,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先不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而是让学生自主观察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的颜色、温度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热量放出。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观察到溶液的pH值逐渐变小,最终接近7,从而理解酸碱中和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结合。如此,学生不但能更加高效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而强化其分析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实验问题、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3]。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够促进他们在讨论中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例如,在开展“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一化学实验时,教师便可以将班级同学按照小组进行划分,每个小组分别领取镁条、锌粒、铁钉、铜片以及稀盐酸等实验用品。小组成员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如分别将不同的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密切合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完成实验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有的小组可能发现镁条反应最剧烈,铜片几乎不反应,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分析实验结果,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成功完成实验,教师要给予积极地反馈和肯定,如表扬学生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准确等等。而对于实验中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也要鼓励他们,指出改进的方向。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和实验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通过积极的实验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兴趣、形成习惯,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我们相信,在未来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定能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肥沃土壤,让学生在化学的领域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智慧之花,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家彬.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J].第二课堂,2020,(12).

[2]裴军平.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19,(02).

[3]孙重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