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玩中学”理念下小学数学低段游戏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者

樊晓文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721013

一、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传统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玩中学”理念强调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因此,构建小学数学低段游戏化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玩中学”理念下构建游戏化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形象、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游戏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挑战性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化课程,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感知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知识,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性

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境地,学习热情和自主性普遍较低。游戏化课程则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主探究与学习的空间,学生能在游戏中依据个人兴趣和实际能力挑选适宜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内在动力,提升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游戏化课程并非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侧重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与同伴携手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应对挑战,这有助于锤炼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游戏中的各种挑战和难题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他们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一)构建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图形的认识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二)构建原则

1.趣味性原则:游戏化课程应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游戏的设计要新颖、独特,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游戏的设计要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保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3.互动性原则:游戏化课程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相互学习和启发,提高学习效果。

4.多样性原则:游戏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避免单一和枯燥。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竞赛、拼图等多种游戏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四、游戏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1.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内容,如购物、时间、图形等,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设计“超市购物”游戏,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商品买卖和货币计算,提高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融入数学文化:在课程中适当融入数学文化元素,如数学历史故事、数学家的趣事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例如,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注重知识整合:将数学知识进行整合,设计综合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设计“数学探险”游戏,设置多个关卡,每个关卡涉及不同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运算、图形的认识、空间方位等,学生需要依次通过各个关卡,完成探险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探索数学。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创设“小动物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动物,通过比赛获得分数,然后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拼图比赛,看哪个小组拼出的图案最漂亮、最有创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操作实践法: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人民币的使用和换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

1.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打造包含教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及同伴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教师评估应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进程与学习态度,及时洞察学生的闪光点及待改进之处,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激励。学生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则能促使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汲取他人优点,进而增强自我调控与团队协作能力。

2.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游戏活动评价等。课堂表现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合作能力等;作业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游戏活动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激励性评价语言:在评价过程中,要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例如,“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团队合作能力真强!”等,让学生在鼓励中不断进步。

五、结论

“玩中学”理念下小学数学低段游戏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构建游戏化课程体系,可以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构建过程中,要明确构建目标和原则,合理选择课程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游戏化课程体系,为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慧君.游戏教学策略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000(04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