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王浩伟

山西忻州神达晋保煤业有限公司

摘要:煤矿矿井通风与瓦斯防治对煤矿安全至关重要。通风是保障井下空气质量与安全的基础,瓦斯防治技术能有效避免瓦斯爆炸等事故。良好的安全管理可整合通风与瓦斯防治措施,提高整体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推动煤矿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瓦斯防治技术

引言: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通风和瓦斯防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矿井通风系统犹如煤矿的呼吸系统,为井下作业提供新鲜空气并排出有害气体。而瓦斯作为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险因素,其防治技术直接关系到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1.1通风系统的构成与重要性

通风系统主要由通风机、通风管道、通风构筑物等部分构成。通风机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源,为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促使新鲜空气不断流入矿井,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通风管道如同血管,负责引导空气在矿井内的流动路径。通风构筑物则起到调节、控制风流方向和风量大小的作用。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煤矿矿井至关重要,它能够保证井下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满足矿工呼吸需求。同时,还能稀释并排除井下的有害气体,如瓦斯、一氧化碳等,防止这些气体积聚引发爆炸或中毒事故。而且,通风系统有助于调节井下的温度和湿度,为矿工创造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生产。

1.2通风安全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通风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和高效运行。要保证井下各个工作地点都能得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并且风流按照预定的路线流动。在风量分配上,要根据不同工作区域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避免出现通风死角或风量不足的情况。其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即依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开采规模、瓦斯涌出量等因素科学地设计通风系统和制定管理措施。系统性原则要求将通风系统看作一个整体,从通风机的选型、管道的铺设到通风构筑物的设置等各个环节都要相互协调。还有预防性原则,要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通风安全问题,如通风机故障、风道堵塞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后才进行补救。

1.3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制度

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涵盖多个方面。在设备管理上,要定期对通风机进行维护保养,检查通风机的叶片、电机、轴承等关键部件的运行状况,确保通风机能够正常运转。对于通风管道,要检查其密封性,防止漏风现象,同时清理管道内的杂物,保证风道畅通。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对通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2.瓦斯的性质与危害

2.1瓦斯的基本性质

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比空气小,约为空气密度的0.554倍。瓦斯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它能在空气中迅速扩散,充满整个空间。其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如遇到火源时,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和爆炸反应。瓦斯的溶解度较低,在水中的溶解量很少。由于其无色无味的特性,很难被人直接察觉,这也增加了它的危险性。

2.2瓦斯在煤矿中的危害表现

瓦斯在煤矿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爆炸和窒息两方面。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当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16%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冲击波会对井下的人员、设备和巷道造成巨大的破坏。巷道可能会被炸毁,通风系统被破坏,导致更多的瓦斯积聚和新鲜空气无法进入。人员在爆炸中可能会受到严重的烧伤、冲击伤甚至死亡。设备也会被炸毁,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瓦斯的窒息危害也不容忽视。当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过高时,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使氧气浓度降低。

3.瓦斯防治技术

3.1瓦斯监测技术

在煤矿生产环境中,瓦斯监测技术是保障矿井安全的关键环节。瓦斯监测技术主要依赖于先进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能够精准地检测出瓦斯在矿井中的浓度等相关参数。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中国的煤矿开采中,瓦斯监测系统需要覆盖到矿井的各个作业区域,包括采掘工作面、巷道等。通过在这些区域设置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瓦斯浓度信息。一旦瓦斯浓度超出安全阈值,就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一些大型煤矿中,采用了高精度的激光瓦斯传感器,其能够在复杂的矿井环境下准确地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瓦斯,从而为瓦斯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2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采技术对于煤矿瓦斯防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瓦斯赋存情况也各有差异,这就要求瓦斯抽采技术要因地制宜。瓦斯抽采技术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出,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和压力。常见的瓦斯抽采方法包括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等。本煤层抽采是直接从开采煤层中抽取瓦斯,通过在煤层中布置钻孔,利用抽采设备产生负压,使瓦斯流入抽采管道。邻近层抽采则是针对与开采煤层相邻的煤层进行瓦斯抽采。这一技术可以防止开采过程中邻近层的瓦斯涌入开采煤层,从而减少瓦斯事故的风险。例如,在某些高瓦斯矿井中,通过实施本煤层和邻近层联合抽采技术,显著降低了矿井中的瓦斯浓度,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

3.3瓦斯防治的其他技术手段

除了瓦斯监测和抽采技术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瓦斯防治技术手段。其中,瓦斯的稀释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增加矿井中的通风量,可以有效地将瓦斯浓度稀释到安全范围内。在中国的煤矿中,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瓦斯稀释的关键。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确保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进入矿井,同时将含有瓦斯的空气排出矿井。另外,瓦斯的封堵技术也在瓦斯防治中发挥着作用。对于一些瓦斯涌出量较大的区域,可以采用封堵材料对煤层裂隙等进行封堵,防止瓦斯的大量涌出。例如,一些新型的高分子封堵材料被应用于煤矿瓦斯封堵,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阻止瓦斯的泄漏。

4.通风安全管理与瓦斯防治的协同

4.1两者协同的必要性

通风安全管理与瓦斯防治的协同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的煤矿开采行业中,通风系统是整个矿井的生命线,它不仅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新鲜的空气,还能够稀释和排出瓦斯等有害气体。瓦斯防治工作如果脱离了通风安全管理,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即使有先进的瓦斯抽采技术,如果通风系统不合理,无法将抽出的瓦斯及时排出矿井,那么瓦斯仍然会在矿井内积聚,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反之,通风安全管理如果没有考虑到瓦斯防治的需求,也可能导致通风量不足或者通风方向不合理等问题,无法有效地稀释瓦斯浓度。只有将通风安全管理与瓦斯防治协同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4.2协同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在通风安全管理与瓦斯防治的协同管理方面,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从设备层面来看,要确保通风设备和瓦斯防治设备的兼容性和协调性。例如,通风机的风量和压力等参数要与瓦斯抽采设备的抽采能力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通风系统能够及时将抽出的瓦斯排出矿井。从人员管理角度,要对从事通风安全管理和瓦斯防治工作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和管理。他们需要了解彼此工作的流程和重点,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协同配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协同管理制度,明确通风安全管理和瓦斯防治工作在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例如,在制定矿井通风计划时,要同时考虑瓦斯防治的要求,将瓦斯浓度控制标准纳入通风计划的考核指标体系中。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通风安全管理与瓦斯防治的协同,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结语: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瓦斯防治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两大支柱。通过不断优化通风安全管理措施,提升瓦斯防治技术水平,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够有效降低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龙.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0):29-30.

[2]程龙.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研究[J].矿业装备,2021(01):84-85.

[3]周连松.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J].矿业装备,2023,(09):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