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抛石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探讨
王建 魏桂林 孟祥宇 付昶清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安庆 246000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水下抛石施工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手段,在河道治理、海岸防护、港口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水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成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下抛石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下抛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检测技术
引言
水下抛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旨在提高河道治理、海岸防护等工程中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通过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后的检测技术,揭示了水下抛石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水下抛石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为提升水下抛石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水下抛石施工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
水下抛石施工在河道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稳固河床,防止水土流失,还能有效提升河道的抗洪能力,保障沿岸居民的安全。通过合理规划和精确实施,水下抛石可以形成稳定的护坡结构,减少水流对河岸的直接冲击,从而延长河道设施的使用寿命。此外,这种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对于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采用水下抛石施工技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构建更加安全、可持续的水环境系统。
2 水下抛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水下抛石施工之前,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充分的准备工作。需要详细调查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包括水深、流速以及河床的稳定性等,以便制定出最适宜的施工方案。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的石材,以保证抛石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还需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组建一支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专业团队也必不可少,他们将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操作和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水下抛石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水下抛石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环节。要保证石材的质量和均匀分布。石材应当选择质地坚硬、形状规则的材料,以确保其在水下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现场技术人员需定期抽样检测石材的质量,并及时调整石材来源或筛选方式。施工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施工团队应根据水文条件和地形特点,精心设计抛石位置和高度,确保每一层石头都能紧密贴合,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这需要依靠先进的测量技术和专业的施工知识,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设计要求。监测和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施工期间,必须实时监控水位变化、水流速度和抛石区域的稳定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如增加抛石密度或调整抛石角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同样重要。不同工序之间的配合默契度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团队内部及与其他相关方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水下抛石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2.3 质量控制措施
在关键施工节点上,精心设立了质量检查点,实施严格的质量抽检机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既定标准。同时,引入旁站监理制度,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监理团队,他们如同质量卫士,对施工全程进行细致入微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此外,为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还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该体系如同施工过程的记忆库,详细记录关键施工数据与操作细节。这不仅为质量问题的追溯提供了便捷途径,也为后续的整改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因此,通过这些措施,全面加强了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为项目的顺利进行与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水下抛石施工检测技术
3.1 抛石水下测量技术
该技术核心在于利用声波在水体中的自然传播特性,通过特制的抛石器在水中释放石块,同时启动声纳设备。声纳发射声波并接收由石块激起的水下回声,这些回声携带着关于水下地形、抛石分布等关键信息。在准备阶段,需精心调试声纳系统、抛石器及声波接收器,确保它们能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稳定工作。实施测量时,先在水域内科学布设多个测量点,以全面覆盖抛石区域。随后,控制抛石器以适宜的力度与角度投放石块,同时启动声纳系统进行实时扫描。这一过程中,声纳收集到的数据将被转换为直观的水下地形图像或数据表格,便于后续分析与处理。通过精细的数据解读,可以准确评估抛石的位置、形态及分布状况,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坚实依据。
3.2 抛投效果检测技术
在评估抛投效果时,综合运用了多样化的检测手段,包括派遣专业潜水员深入水下直接探查、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航拍以获取宏观视角,以及部署先进的水下机器人进行精准检测。这些手段共同作用下,能够全面而细致地检查抛投石料的分布状况,关注其是否均匀散布于目标区域,同时评估抛投层的密实程度及其在水下的实际覆盖面积。随后,对收集到的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比对设计标准与实际测量结果,能够客观评估抛投效果是否满足工程需求,为后续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这一过程不仅确保了抛投质量,也体现了对工程细节的高度重视与严谨态度。
3.3 检测技术优化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下抛投工程的检测水平,积极倡导引入前沿科技,如激光扫描与三维成像技术。这些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性,能够更加细致地捕捉水下抛投区域的地形变化与石料分布细节,为工程质量的精准把控提供强大支持。通过激光束的精确扫描与三维图像的重构,可以获得更加直观、全面的检测结果,有效弥补传统检测手段的不足。同时,加强数据共享机制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倡导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不同检测手段之间数据的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通过多源数据的交叉验证,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平台上,各方可以共同探讨检测技术的创新应用,分享实践经验与成功案例,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交流氛围。此外,还应持续关注检测流程与操作规范的优化工作。通过定期收集项目现场的反馈意见,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检测理念与技术动态,可以不断对现有的检测流程进行梳理与改进,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更加高效、便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下抛石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了解了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后的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实践的深入,抛石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广宇,张玉龙,王刘宇,杨恒勇,宋远飞.水下抛石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修订的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3,54(S2):321-326.
[2]张盖.群体抛石水下漂移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22.
[3]刘东风,李金瑞,高建华.水域地震反射波法辅以侧扫声呐法在长江护岸抛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大坝与安全,2021,(05):56-61.
[4]王翔,鞠鹏,冯甲鑫.水下抛石振平一体船同步施工工艺[J].中国港湾建设,2021,41(09):46-49.
[5]罗青,赵钢,王茂枚,蔡军,陈楠,周广宇.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抛石护岸工程水下抛石效果评价[J].水运工程,2021,(02):182-18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