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实践
韦慧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 547100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各个方向均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新课程改革工作要求,不断转变自身教育工作思维,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强化小学生语文阅读积极性及阅读水平。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切实关注阅读教学工作的设计与开展,根据小学生实际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增强学生学科综合素养能力为方向,以此为学生设计并组织更为多元趣味的阅读学习活动,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举措,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并促使学生在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不断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全面增强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方法策略
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输入、分析和输出,这也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或其他课程的能力表现。根据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现状来说,很多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堂,缺乏对学生的多元化教育指导,出现了大量的“重复性阅读”“低效率阅读”等情况,课堂教学时间难以被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负担骤增。若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创新及完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十分必要。
一、明确课堂角色定位,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引导下,语文教师应当对当前的实际教学现状进行合理优化,以此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优化和创新。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是利用灌输式的手段,向学生传递文本知识,学生难以拥有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这也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语文阅读的兴趣,而为了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在核心素养教育培养要求下,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切实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为学生营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这样才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文章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核心思想、创作意图、表达手法等要素开展互动讨论。其次,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观点进行总结和讨论。最后,由语文教师为学生进行知识点整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乐在其中”,同时更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文本内容时,增强对文章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二、注重文本重点细读,实现基础知识掌握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时常会忽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仅仅利用简单的语言文字讲解,使学生学习文本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为此,在阅读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深入性的理解,基于对文章创作情感、文章语言文字内容及文章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感知文本思想,积极参与到阅读探究活动当中。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开展阅读,以此增强阅读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文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文章细读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描写用词进行标注,并根据文章的语境,对各个词语的运用进行分析。其次,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描写方式展开探索,强化学生的阅读基础水平。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强化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文本细读,注重强化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掌握,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开展阅读与写作学习。
三、开展读写结合活动,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与写作作为重要的语文教学板块,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也是其核心素养的直观体现,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写作则能够实现对知识的运用,阅读与写作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只有切实实现读写之间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强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文阅读则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开展课前知识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创作情感。在课堂上则可以基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利用小组互动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作者的所思所想。最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写作训练,紧密结合“一年四季的变化”开展写作练习。
四、组织阅读实践教学,深化语文学科素养
在实际阅读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计阅读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自主阅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基于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搜集阅读素材,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视野,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以后,可以基于小组互评的方式,分享各自的学习收获,并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解答。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桥》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深入了解有关古代桥梁建筑的知识,体会中华文化的精髓,以此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传统文化建筑”为话题,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与思考,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古代经典建筑,以此增强学生的知识收集和整合能力,并将其充分利用在学习活动当中。
简要而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对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阅读技巧,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理念、方式及内容进行优化创新。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传授更多阅读学习技巧,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使学生在文章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切实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增强课堂教育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宇飞.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中外交流,2019,26(46):348.
[2] 王莹珠. 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上旬,2019(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