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天地图服务于公众出行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张斯日古楞 常屹冉 特日格乐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供给的增长远赶不上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面对日益拥堵的交通,人们迫切需要实时动态的交通出行信息发布平台,提高出行效率。本文拟从公众出行地理信息服务需求入手,在梳理天地图服务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天地图在服务公众出行领域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开展出行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天地图;公众出行;地理信息;策略;方法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休闲、探亲访友等出行需求日益旺盛,对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公众出行服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众多出行服务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碍于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不足、缺乏权威性等因素制约,这些App在出行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天地图在服务公众出行中的优势

与一般互联网地图相比,天地图在服务公众出行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数据资源丰富,天地图整合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包括地形图、影像图、三维模型、地名地址、行政区划等,数据覆盖全面、现实性强、权威可信,能够为公众出行提供高质量的空间位置基础服务。技术能力先进,天地图研发了矢量切片、影像金字塔、地理编码、路径规划、空间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海量异构地理信息的高效处理和智能分析,可为公众提供精准、快速的出行路径规划、目的地搜索等服务[1]。

二、天地图服务公众出行的策略

(一)构建出行地理信息数据库

数据是地理信息服务的根本,天地图应立足自身数据优势,着眼公众出行需求,精心构建出行地理信息数据库。全面整合道路交通数据,按照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数据规范,汇聚国家、地方道路与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数据,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签订数据共享协议,引入详细路网、实时路况、路侧停车位等动态交通数据,再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净化、矫正、关联,最终形成全国一体化的高精度、动态化道路交通数据库。广泛汇聚出行配套数据,主动对接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引入公交线路、地铁站点、机场车站、旅游景点、加油加气站等城市出行服务配套数据,为公众出行提供信息支撑。

(二)开发出行地图应用服务

出行地图应用服务是连接出行信息和公众的桥梁,也是地图服务公众出行的重要抓手。研发核心出行地图引擎,立足天地图海量地理信息数据优势,开发矢量瓦片、路径规划、地理编码、空间搜索等核心地图引擎,为构建出行服务应用提供坚实基础,主动对接互联网地图厂商,建立开放共享的合作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开发地图应用服务。开发便捷出行地图APP,面向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开发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天地图APP产品,如推出集地图浏览、公交导航、路况播报、周边搜索于一体的“天地图慧出行”APP,满足日常通勤、休闲出游等多元化出行场景,再如开发“畅行中国”自驾游APP,提供景区景点信息、沿途交通路况、加油站酒店等自驾保障服务。

(三)拓展出行信息增值服务

天地图在提供公益性出行地图服务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与出行相关的信息增值服务,打造地理信息与出行服务深度融合的全新业态。提供个性化出行方案定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根据用户过往出行偏好、实时路况信息,推荐优化的个性化出行路线;针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出行路径规划、医院药店等周边信息推送。打造智慧公交地铁新体验,整合公交IC卡、地铁购票等数据,为乘客提供一站式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实现线上购票、扫码乘车、移动支付;引入车辆实时定位数据,为乘客提供公交到站、站点导航等智能提醒服务。

三、天地图服务公众出行的方法

(一)出行信息一体化获取

公众出行信息具有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的特点,呈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分散分布状态,天地图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权威平台的优势,积极推动出行信息的一体化获取和综合集成。统一出行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出行地理信息分类、采集、加工、更新、服务等标准规范,形成全国“一张图”。创新一体化服务模式,整合多源异构出行信息,优化出行服务流程,实现“一站式”出行规划、预订、导航、支付,最大程度方便公众出行,地图作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理应成为各类出行信息资源的“聚宝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手段创新,实现出行信息的一体化获取,从而更好地服务公众出行需求。

(二)个性化出行方案推荐

随着出行需求的多元化,公众对出行信息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路径规划,而是期望获得个性化、人性化的出行方案,这就需要天地图在海量出行信息的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精准化的个性出行方案推荐服务。细分不同的出行人群,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画像进行分析,可以将用户分为通勤族、学生党、白领群等不同出行人群,进而分群提供个性化服务。考虑不同的出行偏好,有的用户偏好舒适性,有的注重经济性,有的在意时间成本,天地图可根据用户偏好,在多种出行方案中求取平衡点,推荐最优的个性化方案。

(三)基于位置的实时信息推送

出行过程充满动态变化,及时感知和应对路况变化,能有效缓解出行者的路途焦虑,地图要充分运用位置服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主动采集公众出行轨迹数据,分析道路交通态势,为公众推送基于位置的实时路况、安全服务等信息。实时推送路况信息,通过交通图、共享单车等用户数据,捕捉拥堵路段、施工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等实时路况变化,通过弹窗消息、语音播报等方式,为出行者推送所在位置的实时路况,帮助出行者及时绕行避堵。提供周边服务信息,出行者在陌生环境难免会遇到加油、如厕、就餐、休息等需求,天地图可根据用户位置,向其推荐周边的加油站、公厕、餐饮、酒店等服务信息[2]。

结语

天地图作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理应在服务公众出行、破解城市交通难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宏观层面看,天地图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国家相关政策、规划的落地实施,引领带动全国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形成服务公众出行的强大合力。从微观层面看,天地图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紧扣公众的操作痛点、体验痛点,持续优化出行地图产品和服务,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赋能传统交通行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管信龙,吴文魁.一种基于“天地图”的园区级三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 2023(3):88-90.

[2] 郝慧迪,王克坚,王春光,等.天地图·河北政务版矢量地图配图方法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 2024(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