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运动队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张涛
科尔沁左翼后旗阿都沁苏木额莫勒初级中学 028128
摘要:体育事业是人类的一项崇高事业,它既可以增强人们身体素质和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能力;又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同时还能培养人们团结协作、互相配合、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当前我国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如何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学校体育的特点,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笔者从全国中学生篮球运动队建设入手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在新形势下,学校运动队要想发挥其应有作用,就必须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竞赛体制,以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本文着重对初中篮球运动队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对策,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篮球运动队;现状;发展对策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体育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更多地被赋予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新使命。与此同时,广大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学校组织篮球运动队进行训练和比赛无疑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中学篮球运动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从总体上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我国篮球运动开展得十分广泛,青少年篮球爱好者众多,所以各级各类初中都有组建自己的篮球运动队的传统。然而,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造成许多学校的篮球运动队不能正常开展,甚至有的学校连篮球队都没有组建起来。因此,如何加强初中篮球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学篮球运动队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组建的以篮球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运动队。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客观,更加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加之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家长们也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近些年来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人数有显著增长,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也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正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本文重点调查初中篮球运动队现状,了解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期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促进我国中学篮球运动队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调查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书籍、报刊等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中学篮球运动队方面的研究动态、最新成果;然后根据笔者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最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讨论
通过对初中篮球运动队的现状分析,发现大多数学校对篮球运动队重视不够,缺乏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和管理人员;教练员人数偏少、水平参差不齐,训练中重技术轻战术、重个人轻集体等现象依然存在;场地器材、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训练质量的提高。
研究还发现,中学生在参加篮球运动时,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能保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系统地学习训练,主要原因是家长认为参加篮球运动会耽误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系统训练;有些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而放弃参加训练。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各地初中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但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训练”的倾向,很多学校以教学为主,训练为辅,造成训练经费投入不足,训练设施简陋,使青少年学生的锻炼机会大为减少,致使他们体质下降,难以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同时也阻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科研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够高、敬业精神有待加强等。
三、对策
根据调查的结果,笔者认为在我国初中篮球运动队发展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学生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主体,而教练员、教师和管理人员则起着引导、督促和指导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必须要大力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还会阻碍其正常的学习。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和好处,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物质保障
目前,我国有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篮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很多学校都不能为篮球运动队配备专业训练器材和设备。因此,从各方面争取资金支持,为运动队购置一批训练所需器材及相关设备,为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提供物质基础。
(三)完善校园篮球竞赛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应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比赛规程,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同时,要健全比赛激励机制,即参赛学校与学生均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励,以激发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热情。另外,还可以将优秀运动员评选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干部”,并给予表彰,使他们感到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结语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不仅要注重智力发展,而且还要重视身体锻炼。而篮球作为一种团队合作的项目,能使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团队协作,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当前学校体育所倡导的目标。但从我国初中篮球运动队建设来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师资缺乏、经费短缺、场地设施简陋等。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篮球运动队的水平,满足国家对运动员的需求,是我们应当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初中篮球运动队建设的现状分析,总结了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今后学校篮球队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冯兆龙,毕志远,吴晓峰.中学篮球运动队建设五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4,43(02):66-67.
[2]万佳慧.体教融合背景下株洲市校外机构参与小学篮球特色学校运动队建设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23.DOI:10.27730/d.cnki.ghngy.2023.00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