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机要密码建设现状分析
肖佳
武警贵州省总队毕节支队 551700
摘要:本文展开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部队机要密码建设的现实状况、面对的问题和发展具体策略。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部队机要密码安全保证信息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会面临着技术更新和信息安全领域威胁等多个方面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论文提出了可以增加科研投入、提高机密创新人才培养和安全意识等具体的措施,旨在促进部队机密建设的发展创新,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关键词:机要密码建设;信息安全;技术研发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十分显著标志。部队机要密码建设在这一背景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面临新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机要密码的加密、解密和传输提供了更有效、快捷方便的方法,提高了密码的安全系数、安全可靠性。然而,随着网络空间进一步拓展和复杂化,信息安全风险也逐渐加剧。黑客攻击、木马病毒攻击、数据泄露等事件频繁可能发生,对军事网络密码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部队机要密码建设现状
(一)机要密码建设发展历程
机要密码建设在部队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机要密码建设主要注重于密码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随着现代战争的复杂化和信息化趋势,密码在军事通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满足支队通信的安全需求,开始积极引进先进的密码技术,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密码管理制度。这一时期,密码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方面,为部队的通信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要密码建设逐渐进入成熟阶段。部队不仅注重创新和高科技加密,还加强加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加密技术的防护能力,优化加密管理系统,军队的信息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也注重加密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以适应信息战对加密安全的新要求。
(二)现有机要密码体系概述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输和保存过程中,信息安全和隐私性极为关键。部队依赖密电密码系统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目前的保密加密系统在技术、管理和保护措施方面展示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性。
就技术来讲,部队现行的密电密码系统选用多种类型加密技术的组合。对称密码学由于其高速加密和高效率解密,在传输数据和储存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相比之下,非对称密码学通过配对公钥和私钥,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加密和解密,以提升信息安全性。聚合数据处理应用哈希算法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部队机要密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不但涉及技术更新和迭代,还涉及更深层次的信息安全和密码管理的难题。
在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军用密码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密码系统必须不断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保证密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新技术的引入也要求对现有加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以满足新环境下的安全要求[2]。
在信息安全威胁方面,信息化背景下的保密加密力量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信息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给部队的安全管理和应对机制带来了重大风险,要确保加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密码管理方面,部队的密码系统庞大而复杂,密码管理非常困难。为确保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部队必须建立健全密码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密码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密码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在定期评估和检查加密系统的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加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部队机要密码建设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机要密码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机要密码技术开发是提升部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核心措施。为此,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制定加密算法、帮助突破协议和管理技术,重点解决技术瓶颈,提高加密的复杂性和防破解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将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体系,推广和应用量子加密和区块链等尖端加密技术,及时评估其适用性,并在实践中应用,优化加密系统的整体性能,加强对加密技术的评估和测试,为部队加密技术的安全性和应用提供坚实的保障[3]。
(二)加强机要密码技术研发
为了提高部队密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要加强技术开发,以打破基本技术的瓶颈,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加密算法的复杂性,提高加密防破译能力等,重点放在秘密加密的核心课题上,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促进独立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应用加密,使用因子加密、量子加密等先进技术,提高加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提升机要密码人才培养与安全意识
在信息化背景下,为提高机要密码工作的整体效率,我们不仅要双重管理,加强保密和加密人才的培训,还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更具体地说,要建立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共享教育资源,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建立和实施保密人才培养基础,加快人才培养步伐,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活动,提升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密码安全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培训课等形式普及密码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此外,要建立强有力的密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完善奖惩机制,为保密加密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在信息化背景下建设保密密码力量是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面对技术不断更新和数据安全威胁日益严峻的挑战,只有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才可能适应时代的信息需求,加强研发,提升最先进的机密加密技术和安全性,同时加强保密加密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保证高素质、专业化的劳动力持续稳定地运行,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阎磊,罗桃英,段刚,等.储粮信息系统弱密码增强多重散列保护方法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24,32(05):26-34+257.
[2]朱红宏,李国涛,吴磊.面向密码资源池的单任务高性能通信调度技术研究与实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24,(07):72-80.
[3]甘露.机要密码技术在农业信息安全应用中的现状与展望[J].辽宁农业科学,2023,(03):74-75.
[4]任思衡,杨保平,李华,等.卫星导航系统密码战欺骗与反欺骗技术及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0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