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刘敬尧
身份证号码:370303198712297048
一、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电气系统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等众多领域。以制造业为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各类机械设备与电气控制系统协同工作,确保生产的高效与精准;交通运输领域,高铁、电动汽车等设备依靠复杂的机械电气系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能源行业中,发电设备的机械结构与电气装置相互配合,完成能量的转换与传输。然而,随着机械电气系统的结构日趋复杂、功能不断集成,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导致设备停机,影响生产进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对机械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潜在故障,准确判断故障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以便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风险。
二、机械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类型
2.1 机械故障
机械故障是机械电气系统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零部件磨损是普遍存在的故障形式,如轴承、齿轮、轴颈等部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冲击等作用,表面材料逐渐损耗,导致配合间隙增大、运动精度下降。例如,在风力发电机中,齿轮箱的齿轮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齿面磨损会使传动效率降低,甚至引发齿轮断裂等严重故障。疲劳断裂也是常见机械故障,机械部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内部会逐渐产生微小裂纹,随着时间推移,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部件断裂。像起重机的吊臂,在频繁起升和下降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若存在设计缺陷或材料质量问题,就容易发生疲劳断裂。
2.2 电气故障
电气故障在机械电气系统中同样不容忽视。短路故障是一种严重的电气故障,可能由绝缘老化、导线破损、元件损坏等原因引起。当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时,电流会急剧增大,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引发火灾,损坏电气设备。断路故障则是指电气回路中某处断开,导致电流无法正常流通,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例如电线接头松动、熔断器熔断等都会造成断路。电气元件故障也较为常见,这些故障会影响电气系统的控制功能和信号传输,导致设备运行异常。
2.3 系统匹配故障
机械电气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需要相互匹配、协同工作。若机械参数与电气控制参数不匹配,就会出现系统匹配故障。例如,电机的功率与机械负载不匹配,可能导致电机过载运行,发热严重,甚至烧毁;电气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与机械机构的运动速度不匹配,会使设备运行不稳定,出现振动、冲击等现象,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精度。
三、机械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3.1 振动监测技术
振动监测技术基于机械电气设备运行时会产生振动,且不同故障会导致振动特征发生变化的原理。通过在设备关键部位安装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然后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参数。例如,傅里叶变换可将时域振动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通过分析频域中的频率成分和幅值,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振动频率,从而确定故障类型。如齿轮箱发生故障时,其振动信号的频谱中会出现特定的故障频率成分,通过对这些频率成分的分析,能够判断齿轮的磨损、断齿等故障。振动监测技术具有实时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旋转机械、往复机械等多种设备的故障诊断。
3.2 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依据物体自身会辐射红外线,且温度不同,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也不同的原理。利用红外热像仪接收设备表面辐射的红外线,将其转换为热图像,通过对热图像的分析,能够直观地显示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如电气元件接触不良、机械部件摩擦过大等,故障部位会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在热图像上表现为异常的高温区域。例如,变压器绕组局部过热、电机轴承发热等故障,都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及时发现。
3.3 油液分析技术
油液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含有润滑系统的机械电气设备。润滑油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会携带设备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污染物以及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化学物质。通过采集油液样本,利用光谱分析、铁谱分析等方法,对油液中的元素成分、颗粒大小和形态进行分析。光谱分析可检测油液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判断设备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如铁元素含量升高可能表示钢铁部件磨损;铜元素含量增加可能意味着铜质部件磨损。铁谱分析则通过分离和观察油液中的金属颗粒,分析颗粒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判断磨损的类型和程度,如正常磨损颗粒、切削磨损颗粒、疲劳磨损颗粒等。油液分析技术能够提前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依据。
3.4 人工智能诊断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机械电气系统故障诊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如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等,通过对大量的故障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故障诊断模型。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例,它可以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通过对输入的故障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和学习,自动提取故障特征,实现对故障的准确分类和诊断。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递归神经网络(RNN)等,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故障数据,具有更强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能力。例如,在电机故障诊断中,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电机的振动信号、电流信号等多源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电机的不同故障类型,如转子断条、轴承故障等。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具有自学习、自适应的特点,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结论
机械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对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振动监测、红外热成像、油液分析、人工智能等多种故障诊断技术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机械电气系统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故障诊断技术仍需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应加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诊断算法的研究,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机械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席鲁宇,韩化宇. 机械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 石化技术,2025,32(3):427-428. DOI:10.3969/j.issn.1006-0235.2025.03.153.
[2] 赵兖锋,梁汝光,邵明育. 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机械采煤机机电故障监测系统设计研究[J]. 电气技术与经济,2025(2):25-27. DOI:10.3969/j.issn.1673-8845.2025.02.009.
[3] 郑迎华. 农业机械电气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5(4):112-115. DOI:10.14031/j.cnki.njwx.2025.0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