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我与锦绣“双向奔赴”

作者

阮诗琪

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

孤寂半世,一针一线,织作她的华年和我的明天。-- (题记)

花前月下海边,我常会想起她在午后绣花的情景,美如画。

七岁时我跟着父母来到南京的一隅房屋,我常常会下楼玩耍,对楼的邻家老太太是个守了半辈子寡的妇人,在中心花园形色的人影和麻将碰桌,广场舞充斥的空间中我一眼就看到了她。她一身碎花袄,倚在一角,岁月在她脸上划下痕迹,她没有与任何人说话,只是拿着针线不断在白布上家梭,宁静得像衰老的城垓,阳光鸟鸣将她剥离幸福。

“奶奶,你在干什么呀?”我望着终日恓恓坐着的她,好奇地问。“我?我在绣花儿呀。”说罢,我与她相视而笑。自打那日起,我每天都来找她,作为一个寡妇,她已经寂寞了太久太久,似乎在尘世间已销声匿迹了,遇到一个我这样生性活泼的小女孩,自然快乐。一日,我略带期盼地请求她教我刺绣,她枯涸的手巍巍地取出一方白布,拈起银色的细针,阳光折射在针上一瞬照亮了一切。她欣然地拿起我的手,慢慢地穿入一条粉桃色的线,缓缓地扎入布的纤维间……就这样,一双苍老无力的手裹着一只幼小生机的手,双向奔赴,共同织就着一幅刺绣,如平实的泥土裹着欲出的绿芽。

时光在那时似乎随着我们的针绣悠悠荡过,不过几时,一个浅色的轮廓绣完,我就没了耐心,在她身边上下躁动。而她----努力睁着常年做针线而失去光泽的眼,喃喃道:“这根线呐,往这儿……”她也似乎察觉了我的浮躁,贴在我耳边说:“女娃娃呀,绣花儿要有耐心哦。”耳脖子边贴近一阵沧桑的声音,如同尊立在寺院的古钟敲响的声音,让我瞬间静下了心。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的作品完成了,一朵巴掌大的牡丹赫然出现在布上,锦绣在傍晚夕阳酡红 的光照映下格外娇艳,柔软如云,新鲜光亮的丝绵间,似乎织入了老太太桂花香膏的气息,水粉的花瓣衬她垂老的面庞都有了几分青春。“这是我绣过最好看的花儿。”她欣喜地看着我说“这也是我绣过最好看的花儿!”那时我不懂她的寂寞与苦楚,只顾雀跃。

现在的我懂,她用宁静而耐心织就我人生之初的花,我用活泼生机织就她人生之末的花,我们双向奔赴。

她已成了一方骨灰,我也早已成长,可我们永“双向奔赴”,缔结我们的浅粉织线,艳若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