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园协同视角下户外绘本教育的实施路径

作者

张涵卓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幼儿园徐湖园 213100

摘要:当前幼儿教育中,家庭与幼儿园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户外绘本教育作为融合自然体验与阅读启蒙的创新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本研究立足家园协同视角,探讨如何通过亲子自然阅读活动有效开展户外绘本教育。研究结合儿童发展理论与阅读教育理论,构建家园协同实施户外绘本教育的理论框架,强调自然环境对儿童认知与情感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具体实践案例分析,提出以主题式自然探索、多感官互动阅读、家园共育日志等为核心的实施方案,形成可操作的"观察-体验-表达-延伸"四阶段活动路径。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明显提升亲子互动质量,增强儿童自然认知与阅读兴趣,促进家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研究为创新家园共育形式提供实践参考,同时指出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活动评价体系、拓展社区资源整合等发展方向。

关键词:家园协同;户外绘本教育;亲子自然阅读活动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家庭与幼儿园协同育人已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绘本教育多局限于室内环境,而将绘本阅读与自然体验相结合的户外教育形式,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场景。这种创新模式通过调动儿童多感官参与,既能培养阅读兴趣,又能促进其自然认知能力的发展。

当前家园共育实践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家长参与方式单一,多停留在活动观摩层面;二是教育资源整合不足,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常出现分离现象。户外绘本教育通过亲子自然阅读活动,为家长提供了深度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例如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主题绘本共读,家长不仅能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还能通过互动引导深化教育效果。

本研究主要围绕三个目的展开:首先,探索家园协同实施户外绘本教育的可行性路径,构建"观察-体验-表达-延伸"的活动框架;其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验证亲子自然阅读对提升儿童认知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实际效果;最后,提出促进家园教育目标一致性的实践方法,为创新共育模式提供参考。研究特别关注如何利用自然环境这一特殊教育载体,协调家长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方式,最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家园协同与户外绘本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家园协同教育的概念与实践意义

家园协同教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和老师一起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双方的平等沟通和资源整合,而不是单方面的指导或要求。

家园协同教育的核心在于"协同"二字。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家长最了解孩子的性格和习惯;而幼儿园则拥有专业的教育方法和资源。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可以弥补各自在教育中的不足,形成互补效应。例如,幼儿园组织的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在家延伸,而家长观察到的孩子表现也能为老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在实践中,家园协同教育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能提高教育效果。当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一致时,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连贯的,学习效果自然更好。比如,幼儿园通过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果家长在家也能陪孩子读绘本,孩子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养成。其次,它能增强亲子互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缺少与孩子深度交流的机会。通过参与幼儿园设计的亲子活动,家长可以学习如何与孩子有效互动,增进感情。

家园协同教育不仅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孩子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孩子能够在和谐一致的环境中发展各项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2.2 户外绘本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教育价值

户外绘本教育是一种将绘本阅读与自然体验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方式。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儿童发展理论,强调自然环境对幼儿感官发展和认知能力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阅读教育理论,认为多感官参与的阅读方式能提升学习效果;最后是体验式学习理论,主张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

从儿童发展角度看,户外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在自然中阅读绘本时,孩子不仅能看故事,还能听到鸟叫虫鸣、触摸树叶石头、闻到花草香气。这种多感官体验比单纯的室内阅读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比如读到关于蚂蚁的故事时,如果在户外发现真实的蚂蚁,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阅读教育理论指出,有效的阅读应该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户外绘本教育正是通过将书本内容与真实环境相联系,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当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读到"大树"这个词时,眼前就有一棵真正的大树,这样的阅读体验更加生动难忘,记忆效果也更好。

体验式学习理论则强调"做中学"。户外绘本教育不只是读书,还包括观察、探索、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比如读完关于季节变化的绘本后,可以引导孩子在自然中寻找季节变化的证据,这样获得的知识比单纯听讲更加牢固。

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首先能够提升阅读兴趣,自然环境的趣味性让阅读过程不再枯燥;其次促进认知发展,真实体验帮助孩子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最后增进情感交流,亲子共同探索自然的过程能加深彼此的感情。

户外绘本教育还特别适合家园协同开展。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在自然中发现绘本中提到的景物,老师则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这种合作既能发挥家长了解孩子的优势,又能借助老师的专业指导,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亲子自然阅读活动的实施路径

3.1 亲子自然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亲子自然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需要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特点、家长参与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利用。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主题明确、互动多元、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通过系统性规划确保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主题。主题应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同时与季节、自然环境特征相呼应。例如春天可以选择"植物生长"主题,秋天则适合"落叶的秘密"等主题。选定的主题要能贯穿整个活动,帮助儿童建立完整的认知框架。同时,要精心挑选与主题相关的绘本,优先选择画面生动、文字简洁的优秀作品,确保既能吸引儿童兴趣,又便于在户外环境中开展延伸活动。

活动组织形式应采用"观察-体验-表达-延伸"的递进框架。首先引导亲子共同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相关元素,如寻找绘本中描绘的植物或动物;然后通过触摸、闻嗅等感官体验加深理解;接着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最后开展绘画、手工等延伸活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家长参与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设计时要明确家长的角色定位,既要避免过度干预,又要防止完全放任。可以通过设置"家长引导卡"等方式,提供简单明确的活动指导,帮助家长掌握与孩子互动的技巧。例如在阅读过程中,提示家长适时提问"你看到的小鸟和书上画的一样吗?"等问题,促进亲子间的有效交流。

活动场地选择也至关重要。理想的场地应该安全、便利,同时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社区公园、校园绿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要提前考察场地,规划好活动路线,确保既能满足阅读需求,又能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同时准备必要的辅助材料,如放大镜、记录本等,方便儿童进行自然观察。

最后要注重活动的时间安排。考虑到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单个活动环节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整体活动时间以1-1.5小时为宜,中间要安排适当的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这样的时间规划既能保证活动效果,又不会让儿童和家长感到疲惫。

3.2 家园协同在活动中的具体实践与案例分析

家园协同在亲子自然阅读活动中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活动前的准备协作、活动中的互动配合以及活动后的延伸共育。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可以清晰展现这种协同模式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在活动准备阶段,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组成筹备小组,共同确定活动主题和绘本选择。例如在"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中,教师提供专业建议选择《遇见春天》等绘本,家长则根据日常观察补充孩子感兴趣的春日元素。这种协作既保证了教育专业性,又兼顾了儿童个体差异。一位参与家长反馈:"通过共同筹备,我更清楚如何把绘本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活动实施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以某次"树叶探秘"活动为例,教师负责组织集体阅读和知识讲解,家长则引导孩子观察收集的树叶并进行特征比较。活动中特别设计了"亲子自然记录卡",要求家长协助孩子用图画或简单文字记录发现。这种方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专业引导作用,又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探索伙伴。一位教师观察发现:"当家长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数树叶脉络时,孩子的专注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

活动后的延伸环节是家园协同的重要体现。通过"家园共育日志",家长记录孩子在活动后的相关表现和问题,教师则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活动建议。比如读完《小蚂蚁大力士》后,教师建议家长带孩子观察小区蚂蚁,并设计简单的负重实验。这种延伸既巩固了活动效果,又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连贯性。

典型案例展示了家园协同的具体成效。在某幼儿园开展的"种子成长记"活动中,通过"教师示范种植—亲子观察记录—家园分享交流"的协同模式,不仅让孩子理解了植物生长过程,更显著提升了家长参与教育的质量。活动后调研显示,家长普遍掌握了更科学的亲子互动方法,孩子则表现出更强的观察力和表达欲望。这种成功实践证明,当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时,户外绘本教育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验证了家园协同开展户外绘本教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亲子自然阅读活动作为家园共育的创新形式,能够显著提升儿童的自然认知与阅读兴趣,同时改善亲子互动质量。通过"观察-体验-表达-延伸"四阶段活动路径的实施,形成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有机衔接,为解决家园共育中参与方式单一、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提供了实践方案。

参考文献

[1] 魏巍.安美课程下家园社协同育人路径初探[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5年第4期88-89,共2页

[2] 陈凤华.依托绘本开展幼儿情境式户外活动的路径[J].《亚太教育》,2024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3] 子华明.家园协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的价值与策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4] 王朔.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户外环境的创设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5年第3期124-127,共4页

[5] 李庆霞.从照本宣科到深度鹰架:幼儿生命教育绘本阅读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2023年第15期181-184,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