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措施研究

作者

崔璨

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51

摘要:生涯教育理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有充分的了解,及时规划生涯发展目标,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学情,培养其良好的生涯规划意识,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潜力,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学习积极性。本文首先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继而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涯教育;策略研究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挖掘教材中适合的生涯教育资源,实现语文课程与生涯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拓宽学生职业视野

小学生受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对职业发展的情况了解有限,难以规划自身学习方向和习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结合课文内容适当拓展,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了解每个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更快的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增强探索欲,学习中也能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拓宽其知识视野。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涯教育除了职业规划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全面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文化,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信息,了解时代的发展方向,实现学科知识与职业规划的融合贯通,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不足。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职业元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从小形成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思想品质,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中不断获得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运用语文阅读教学,提高生涯教育质量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各种文章中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教师要精心挑选适合的课文,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阅读文章,使其在阅读中明确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经常性的阅读训练中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和学习情况,能够获得更多有益的感悟,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着重把握其中的字词,理解文章的大致脉络和主旨,在生活中要具备更好的观察思维和质疑精 神,在遇到问题时要研究其本质,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某些片段和知识,查找相关的资料,说出自己的理解,在探索和发现中不断获得成长。教师通过运用阅读教学的方式,在课内外文章阅读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提高生涯教育质量。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入生涯教育概念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活动方式,通过利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对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等方面深入研究,增强对文章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能设身处地的体验人物角色的心理变化。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互联网中各行各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其自身发展目标。例如,在《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活动案例,以文章内容为主体,让同学分别扮演在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学生在活动中能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愿意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积极投入到社会建设,感悟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除此之外,学生也要形成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迎难而上。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教师在生涯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对实践的探索。教师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访问研究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对职业规划的方案有更加具象化的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与职业方向设计,为实现人生理想不断努力奋进,最终完成预定的生涯规划。例如,在《纸的发明》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造纸术对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中介绍了造纸的方法和经验,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准备好造纸的材料和工具,在查询相应的视频和详细信息后,在家自己动手开始造纸,详细记录其中的过程和条件,最终成功完成造纸的实验。学生在造纸过程中不仅可以具备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能够通过理论是联系实际的方式,理解语文学科的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实践的案例和机会,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2]。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教育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始终,使其在未来能够根据自身的规划,获得幸福的生活。在小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让学生明确自我认知,学会生涯管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涯教育知识,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渗透生涯教育,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促进其全面发展,也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运用语文阅读教学,提高生涯教育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入生涯教育概念;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和学习中,具备良好的品质和思维,学会正确的生涯规划方向。

参考文献

[1]陆晶晶.生涯教育有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探微[J].现代教学,2022,(18):70-72.

[2]刘燕媚,廖碧群.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1,59(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