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减退因素分析

作者

吴欣言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减退的多维度因素,通过分析当前教育环境、个人动机、学习资源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状,揭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根源。文章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随后从学习环境、个体心理因素、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详细分析,旨在为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学习;积极性;减退因素;分析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减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学业成就与未来发展,也对整个英语教育体系的效能提出了挑战。因此,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优化英语教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学习环境因素

1.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显著挑战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校由于教师数量不足或教师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二是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如缺乏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语言实验室等,从而限制了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还显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难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充分吸收知识,进而逐渐消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1.2外部竞争压力对英语学习动力的潜在影响

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一方面,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学生在选择专业和未来职业方向时不得不考虑更多的现实因素,这种压力可能迫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看似更具“实用性”的领域,而忽视了英语等语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升学压力也如影随形,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志于进入更高层次学府深造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需要在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发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和排名。这些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很可能使学生将英语学习视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而非探索未知、享受知识的乐趣所在,从而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积极性逐渐消退。

2个体心理因素

学习兴趣,作为推动学习进程不可或缺的内在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内容或教学手段感到单调乏味,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时,这种消极的情感状态会直接侵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动力显著减弱,进而影响到整体学习效果。在学习的征途中,部分学生或许会因遭遇多次挫折和失败,而开始质疑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潜力。这种自我怀疑的情绪会逐渐侵蚀他们的自信心,使得自我效能感大幅下降。当自我效能感降至谷底时,学生可能会选择逃避学习,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这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明确而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前进的灯塔,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源泉。然而,若学生缺乏清晰的学习目标,或者所设定的目标过于空泛、不切实际,那么他们将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难以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将难以持续保持高昂,学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3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因素

当前,部分英语课程设计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化倾向,未能紧密贴合实际应用场景,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种脱节不仅限制了学生将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能力,还难以满足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削弱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对学生长远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限制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许多学校仍然采用单一的成绩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过分依赖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这种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此外,过分强调考试分数还容易引发学生的应试心理,使他们过分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对英语学习的真正投入和热爱。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减退是一个错综复杂且多维交织的问题,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体所处的学习环境,还深入触及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课程体系与教学策略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构建一个充满活力、高效且个性化的英语学习生态系统,需要教育机构、教师群体以及学生自身三方面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教育机构应首当其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与针对性,为英语学习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应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智能教学平台、在线互动工具等,以科技赋能教育,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体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应不断自我提升,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致力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兴趣。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非负担。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成长进步。而学生本人,则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与长远价值,主动调整学习态度,增强自我驱动力。综上所述,只有教育机构、教师与学生三方面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减退的问题,推动英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宏刚,应斌.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影响因素模型的建构研究[J]. 语言教育,2023,1(3):21-32.

[2]米稳.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因素研究[J]. 海外英语,2023,22: 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