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配电设备检修效率以减少故障停运时间
姜敏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配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被应用到生活中,电能显然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有一天低压配电设备出现故障,那么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从优化检修计划、提升检修技术水平、加强检修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配电设备检修效率以减少故障停运时间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制定检修计划,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以及强化检修过程管理,可有效缩短配电设备故障停运时间,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配电设备;检修效率;故障停运时间;检修计划;检修技术;检修管理
0引言
在现代社会,电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而配电设备作为电力输送的关键环节,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配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停运,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不便,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提升配电设备检修效率,减少故障停运时间,是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1优化检修计划
1.1建立精准的设备状态评估体系
准确掌握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制定合理检修计划的前提。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如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再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够精准评估设备的健康状况。根据设备状态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关注、异常等不同等级,为检修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检修或检修不足的情况发生。
1.2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周期
不同类型的配电设备由于其结构、功能和运行环境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故障规律和寿命特性。应深入研究各类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影响因素,结合设备状态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检修周期。对于故障率较高、运行环境恶劣的设备,适当缩短检修周期;而对于运行稳定、状态良好的设备,则可适当延长检修周期。同时,要充分考虑设备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安排检修顺序,减少因检修导致的停电范围和时间。
1.3考虑电网运行方式和用户需求
在制定检修计划时,需综合考虑电网的运行方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时段和重要用户的用电时间,选择在用电低谷或用户用电需求较小的时期进行检修,以降低检修对用户的影响。此外,要与电网调度部门密切配合,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和运行状态,灵活调整检修计划,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提升检修技术水平
2.1引入先进的检修设备和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检修设备和工具应运而生。例如,采用高精度的红外热像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设备的发热部位,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利用超声波检测仪能够探测设备内部的局部放电现象,提前预警设备绝缘性能的下降。此外,智能检修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完成一些高风险、重复性的工作,提高检修效率和安全性。电力企业应积极引进这些先进的设备和工具,并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2推广应用新型检修工艺和方法
不断探索和推广新型的检修工艺和方法,是提升检修技术水平的关键。例如,采用不停电作业技术,如带电更换绝缘子、带电接引等,可以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完成检修任务,大大减少了停电时间。同时,积极引入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查找时间,提高检修效率。此外,推广模块化检修方法,将设备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对故障模块进行快速更换或修复,也有助于提高检修速度。
2.3加强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
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电力企业应定期组织检修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分享最新的检修技术和经验。同时,鼓励检修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技能竞赛,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在检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检修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检修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3加强检修管理
3.1建立健全检修管理制度
完善的检修管理制度是检修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首先,应详细制定检修工作流程,涵盖从检修前的准备、检修过程的实施到检修后的验收等各个环节,明确每一步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检修人员有章可循。同时,清晰界定各部门及岗位职责,如检修部门负责具体检修作业,安监部门负责安全监督,物资部门负责物资供应等,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在检修计划审批方面,建立严格的三级审批制度,由检修班组初步制定计划,部门审核把关,最终由企业高层批准,确保计划符合电网运行和设备实际状况。
3.2加强检修过程的协调与沟通
配电设备检修是一项多部门、多专业协同作战的任务。建立检修工作协调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各参与部门可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共同商讨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物资短缺、人员调配等问题,如在大型变电站检修中,协调发电部门调整发电计划,协调输电部门做好线路配合停电等。检修人员与运行人员的沟通协作更是关键,检修前运行人员需详细告知设备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隐患,检修后双方共同确认设备状态,确保交接无误,设备安全投运。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极大提升协调沟通效率,搭建检修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实时掌握检修动态,如检修人员可通过平台上传现场照片、视频,及时反馈检修情况,便于其他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3.3强化检修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监督与考核是提升检修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检修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操作规范执行、物资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如发现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野蛮操作设备等情况,立即制止并要求整改。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关键,从检修效率、质量、安全、成本等多维度设定指标,如以设备故障停运时间减少率衡量效率,以检修后设备一年内故障率衡量质量,以安全事故次数衡量安全,以检修成本控制率衡量成本,将考核结果与检修人员的绩效奖金、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充分调动检修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提高工作效率、严把质量关,确保检修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4结语
提升配电设备检修效率以减少故障停运时间是一项意义重大且亟待推进的工作。优化检修计划可使检修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提升检修技术水平为高效检修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检修管理则保障了检修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持续探索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以实现配电设备检修效率的稳步提升,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连之.炼化企业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系统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21,51(10):35-39.
[2]叶卓坤.基于数据挖掘的配电设备检修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4,41(11):116-117.
[3]刘喜桢.低压配电设备检修及故障处理[J].南方农机,2022,50(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