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因素及优化措施

作者

王大谦

淮安市洪泽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223100

摘要:政府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资渠道,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项目投资补助、联营、免息贷款等方式,帮助一些工程设计单位积极开展新的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区域业务流程,积极推动新型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沟工程,由于地基强度大,前期投资大,是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只有严格控制城市地下环境治理费用,才有可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1.1地质复杂性对造价的影响

地质复杂性作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深远且难以忽视。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如岩溶发育区、软土地区或活动断裂带,管廊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直接转化为高昂的造价成本。

例如,以某城市穿越岩溶发育区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例,项目初期因地质勘探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遭遇溶洞,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注浆加固和支护结构变更。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复杂性带来的造价挑战,业界专家提出了“地质先行,设计优化”的策略。即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数据分析模型,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地下空间进行精准描绘,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用适应性强的设计方案,如灵活设置管廊断面形式、优化支护结构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1.2设计变更与施工难度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与施工难度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设计变更往往源于地质勘探的局限性、设计方案的优化需求或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

施工难度则直接关联到技术挑战、安全风险及劳动力成本。随着管廊埋深的增加和管径的扩大,施工难度呈指数级增长。特别是在城市密集区,施工空间受限,需要采用更为复杂和昂贵的施工技术,如顶管施工、盾构掘进等。

为了有效控制设计变更与施工难度带来的造价增加,项目管理者需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前期地质勘查工作,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数据分析模型,提高地质条件的预测准确性,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其次,推行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造价增加。

1.3材料价格波动与设备成本

在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决定因素时,材料价格波动与设备成本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建筑材料价格经历了显著的起伏,这对管廊工程的造价产生了直接影响。以钢材为例,作为管廊建设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成本。

1.4劳动力成本与工期

在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决定因素时,劳动力成本与工期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劳动力成本直接关联到项目的总支出,而工期则影响着项目的整体效率与成本效益。

工期的长短同样对造价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延长工期意味着需要支付更长时间的劳动力成本、设备租赁费用以及管理成本等,从而增加总造价。另一方面,缩短工期虽然能减少这些费用,但往往需要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采用更高效的施工技术或设备等方式来实现,这同样会增加成本。因此,合理控制工期是降低造价的关键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劳动力成本与工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鉴项目管理中的“时间-成本”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绘制时间-成本曲线,展示了不同工期下对应的成本变化情况。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工期的缩短或延长,成本会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因此,在项目管理中需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工期点,使得成本达到最低。这通常需要通过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因素来实现。

2优化措施探讨

2.1地质勘探前期规划优选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初期,前期规划与地质勘察的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石。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设计难度、施工成本及潜在风险。

例如,以某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例,该项目在规划初期便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高精度地质勘查,采用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地下岩层、断层、地下水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这一举措不仅帮助设计团队准确掌握了地质情况,还提前规避了多处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点,有效减少了后期设计变更和额外施工成本。

2.2供应链管理与成本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中供应链管理与成本预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进而对整体工程造价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而言,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信誉良好、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可以确保材料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成本预测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采用先进的成本预测模型,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预测算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变化等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这些模型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分析市场趋势,为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3设计标准化与成本控制

设计标准化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推行设计标准化,可以显著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因设计变更带来的额外费用。

具体而言,设计标准化要求在设计阶段就明确管廊的断面尺寸、材料规格、施工工艺等关键要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统一性和可复制性。

例如,某城市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时,采用了标准化的管廊模块设计,不仅简化了设计流程,还使得不同标段的管廊能够无缝对接,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此外,标准化设计还有助于提高管廊的耐久性和维护便利性,进一步延长了管廊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在成本控制方面,设计标准化与成本控制策略相辅相成。通过精确计算材料用量、优化设备选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等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对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各项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成本预测模型,对项目的总成本进行动态预测和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2.4精选高效施工技术与设备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中选用高效施工技术与设备是控制造价、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关键环节。高效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工期,减少劳动力成本,还能通过精准施工降低材料浪费,从而直接降低工程造价。

在设备选择方面,引入先进的盾构机、顶管机等大型机械化施工设备,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管网可以容纳各种管道,不需要开挖地表就能完成各种基本功能,随着国家的大力推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下管道。随着城市地下管网工程的基础建设,建筑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1]王枝枝,钟文龙,张红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0):251-254+28.

[2]刘超良,李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关键技术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3):71-72.

[3]张建昂.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J].工程造价管理,2020,(0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