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元素探析
丁传锋
郑州科技学院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黄河文化元素的探析。黄河文化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黄河流域具有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别为“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每个传统文化都有着丰富典型的文化特征和元素。在革命文化方面,革命文化包括革命年代中黄河流域中党的故事、广大百姓与烈士保家卫国的故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等。现存的烈士故居、文物之外,大量的文献与民俗、民谣等都属于革命文化资源,对这些红色资源进行开发、研究与保护,可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不断丰富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体现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聚集精神力量、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价值引导、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为弘扬传统文化开拓新思维、跨区域协同发展探索新思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动力六个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黄河文化;文化元素;优秀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对黄河文化元素的状况进行分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河流域具有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别为“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其中河湟文化最为灿烂,在现如今的青甘地区;河套文化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在宁夏以内蒙古地区;中原文化以农耕及丝绸之路为代表,现如今在河南及陕西等地;而齐鲁文化是以海陆文化为主,在现如今的山东地区。在以上四大传统文化之中,河湟文化是其文明的源头,以出土的文物为例,如在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中,在河湟地区中以柳湾出土的文物种类最为丰富,其中墓葬包括1730座,文物37925件,出土的彩陶以及各类青铜器工艺精湛、纹样丰富。这四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黄河流域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同样也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自信。
在文化性方面来说具有一定的起源性和延续性,因此也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从旧石器时代的丁村遗址、许家窑遗址等,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遗址、中期的仰韶遗址、晚期的庙底沟遗址等,再到三代的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湖北盘龙城、郑韩故城、曲阜鲁国故城等,见证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更替。从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到隋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以及北宋东京城等,这些遗址见证了黄河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领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积累和传承下来了丰富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一脉相承;农耕畜牧、文字印刷、寺庙宗祠、工业建筑等文化灿烂夺目。除此之外,夏商周文明礼仪代代相传,儒、释、道百家争鸣,唐诗宋辞、诗经楚辞、元曲小说等熠熠生辉,这众多的优秀传统元素均来源于黄河文化,也说明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直根系。
2、革命文化
根植于黄河文化中的革命文化,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文化,包括革命年代中黄河流域中党的故事、广大百姓与烈士保家卫国的故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焦裕禄的故事、红旗渠的故事、贺兰山的故事、南泥湾的故事等,每个故事都散发着黄河精神的魅力,时时刻刻都鞭策着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坚毅前行、不忘初心。
黄河流域目前现有的红色遗迹较为丰富,除了现存的烈士故居、文物之外,大量的文献与民俗、民谣等也属于宝贵的文化资源,对这些红色资源进行开发、研究与保护,可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不断丰富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通过实施黄河文化中的红色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比如革命根据地、革命纪念馆、旧物件、报纸、旧照片资料等。将这些红色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可发挥着正面的价值引领效应。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黄河文化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作用。
(1)聚集精神力量
黄河流域是我国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黄河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创建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本起点。因为文化是最基础、最深厚、也最繁荣的精神财富,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 “百战不殆,航帆行远”。在未来的长征路上,我们更需要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复兴繁荣的思想基础,因此,弘扬黄河精神,创新黄河文化,就是我们矢志拼搏奋斗的力量源泉。
(2)提供价值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把生态管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将各项生态管理工作都考虑得细致入微。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为工作基点,为人们建造真真实实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真真切切的为百姓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提供思想资源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丰富,自然环境多样,自古以来在艰难环境中创造有谋发展、谋前途的高招。党的十九大以后,高质量发展重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治理环境的秘诀,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路径探索。然而,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情况差异极大,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会出现很多的磨难。总书记明确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之中,首次把“因地制宜”的方略作为明确的着力点,这将全面创新黄河流域的发展。
(4)开拓新思维
黄河流域的智慧与传奇至今都熠熠生辉,从诗经礼仪、神话传说、民间风俗、曲技歌舞等,到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人类的发展史中都体现智慧的光辉,也在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少林武术、诗词歌赋、京剧、太极拳等,都散发着迷人的智慧。而这些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品牌、文化理念,都是由黄河文化孕育而来的。因此,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如何弘扬黄河文化,如何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都具有历久弥新的新意义、新价值。
(5)探索新思路
从黄河流域九省区跨区域联合协调推进的角度来看,就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此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化、城镇化形式,将依据传统文化区域或生态保护主题进行跨区域协同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沿黄九省区相隔较远、差异较大,发挥不同地区的地域优势进行创新黄河文化,必将为新时代“文化盛世”创造新的文化经典。
参考文献
[1]薛苗苗.数字化艺术在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策略探析[J].文化产业,2021(35):70-72.
[2]刘涛. 传承历史文脉 展示时代价值 奋力打造银川黄河文化传承彰显核心区[N]. 中国文化报,2021-11-24(002).DOI:10.28144/n.cnki.ncwhb.2021.003539.
作者简介:丁传锋(1983.10~),性别:男,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聊城市,副教授,学历(2007级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方向),研究方向:地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