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主题·话题·问题: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路径探析

作者

李冬梅

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丰子恺学校 浙江嘉兴桐乡 3145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运用项目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新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Family ties”围绕家庭关系展开,是一个具有丰富教学资源和现实意义的单元。以该单元为基础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创造和谐家庭。

二、三“炼”锚定:单元主题

项目式学习指向的是一个有主题核心的知识体系,不是琐碎的、零散的知识点。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在整体教学观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形成对单元主题内涵的理解,并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主题意义。

(一)炼“意义”——确立项目主题

在“Family ties”单元中,单元话题围绕 the meaning of family 展开,主要阐述了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庭关系对于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单元下,教材共设置了11 个主要的语篇,包括三个子话题,如下图所示:

图 1 单元结构图

通过分析教材语篇,笔者从三个维度归纳该单元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意义。

1. 树立·培育沟通意识:在“Family ties”单元学习前,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良好沟通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培育沟通意识的目标,为项目主题的确立奠定基础。

2. 识别·分析问题现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亲子之间的代沟、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等,学生记录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项目任务的设计提供方向。

3. 合作·实践解决方案: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定解决家庭关系问题的初步方案。这些方案将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实践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炼“内容”——发展关键能力

1. 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将“Family ties”单元中的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以词汇教学为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英文单词,还引导学生学习描述家庭成员外貌、性格特点的词汇,如“handsome”“strict”等。同时,结合阅读文章,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2. 核心能力,综合培养: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综合语言能力。例如,在项目实施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家庭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提问、记录和汇报采访结果,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实践应用,导向学习:以实践应用为导向,设计与家庭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制作家庭相册,并为每张照片配上英文描述;编写家庭故事,并用英语进行讲述。这些任务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炼“目标”——映射育人理念

1. “融”知识,“升”技能:在项目式学习中,将英语知识融入到各个项目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词汇、语法等知识,提升语言技能。例如,在编写家庭故事的任务中,学生需要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合适的句型和本单元的目标词汇来表达故事情节,从而实现语言的内化和运用。

2. “析”情境,“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项目任务中的情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英语学习问题。比如在家庭采访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采访对象表达不清或自己听不懂的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英语进行追问、确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

3. “明”价值,“育”责任: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明确家庭关系的重要价值,培育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在项目总结阶段,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项目中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如关心家人、维护家庭和谐等,实现育人目标。

三、三“定”聚焦:教材话题

(一)拟定“驱动问题”

1. 词汇奇妙旅:“如何用合适的英语词汇准确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独特之处?”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家庭成员相关词汇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和积累词汇,为后续的项目任务做好词汇储备。2. 家庭故事会:“你家有哪些有趣或感人的故事?如何用英语生动地讲述这些故事?”此问题引导学生挖掘家庭故事,锻炼学生的故事叙述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家庭的情感认知。

3. 摄影大咖秀:“怎样用英语为家庭照片 富有创意和情感的文字说明,展现家庭的温暖与美好?”该

问题将摄影与英语写作相结合,培养 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家庭的魅力。以上三个带有驱动性问题的任务为 向,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制作成

果产品之前进行前置的学习,进行信息提取、整理、批判性思考、讨论和论证,引导学生聚焦单元核心内容和技能。

(二)制定“项目方案

1. 情境融入与语言实践:创设真实的家庭情境,如家庭聚会、家庭旅行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例如,模拟家庭聚会场景,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用英语互相问候、介绍自己的近况、讨论家庭活动等,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2. 问题导向与知识深化:围绕家庭关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针对亲子之间的矛盾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用英语撰写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深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和谐意识与家庭责任:在项目任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例如,在制作家庭沟通手册的任务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沟通,明确自己在维护家庭和谐中的责任,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三)确定“项目任务”

 图 2 项目任务图

1. 探文化项目,“家庭万花筒”:学生分组收集不同国家家庭文化的资料,对比不同国家家庭在成员关系、沟通方式、家庭活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制作海报、手抄报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多元家庭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2. 演艺术项目,“家庭小剧场”:以家庭故事为蓝本,编写英语短剧并进行表演。学生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英语进行对话创作;在表演过程中,锻炼口语表达和舞台表演能力。

3. 播宣传项目,“家庭影片展”:学生拍摄家庭生活短视频,配上英语旁白和字幕,制作家庭影片。在班级内展映影片,分享家庭生活的点滴,增进同学之间对彼此家庭的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视频制作能力。

四、三“入”解决:现实问题

(一)入“实施”:项目活动

1. 入项活动,激发探索: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印象”分享活动,让学生用英语简单描述自己心中的家庭,激发学生对项目的探索兴趣。同时,介绍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有清晰的认识。2. 智能构建,展开探索: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智能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如关于家庭的英语歌曲、电影片段、文章等。帮助学生收集资料、学习知识。

3. 小组合作,深入探索: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项目方案选择相应的任务进行深入探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明确分工等。小组成员定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发现,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入“展示”:项目成果

1. 供“平台”,分享与展出: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如班级文化墙、学校英语角、线上学习社区等。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海报、手抄报、家庭相册等作品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分享,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自己的项目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 供“应用”,综合与输出:组织项目成果应用活动,如家庭文化展览、英语短剧表演、家庭影片展映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向观众展示家庭的魅力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表现力。

3. 供“学习”,增强与互动: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学习、评价和交流。观众可以对展示的项目成果提出问题和建议,展示者进行解答和回应,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三)入“评价”:项目成效

1. 贡献——个人学习:从个人学习的角度,评价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提升程度。2. 产出——团队成果:对团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包括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3. 链接——群体成效:关注项目式学习对整个班级或学生群体的影响。

针对以上三个评价维度,本项目设计了“项目参与和学习成果评价量表”(见表 2)。该项目运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策略,以此达到全员参与、全程卷入的目的。

表 1 项目参与评价表

五、结论

通过以外研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Family ties”为例开展英语项目式学习,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深入探究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实现了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通过三“炼”锚定单元主题、三“定”聚焦教材话题、三“入”解决现实问题,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项目式学习路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洪德. 2017. 文化品格目标:英语课程的重要发展[J]. 中学外语教与学,(4):24-28.

[2] 胡欲晓 . 2021. 语言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37-42.

[3]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梅德明,王蔷.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冬梅(1996.11-),女,汉族,浙江桐乡,本科,中学二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