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张金蕊
山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振兴东街小学 032300
摘要:单元整体视角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本文基于该视角,探讨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文章首先阐述了深度挖掘教材内涵、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框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论证了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再者,分析了创新融合教学模式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协同推进中的有效策略。最后,强调了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对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的积极意义。这些实践路径的探索为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单元整体视角;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单元整体视角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视角。这一视角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深化单元主题,实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旨在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统一。本文拟在单元整体视角下,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将从深度挖掘教材内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创新融合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涵,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框架
教材内容分析与内在逻辑挖掘是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框架的重要基础。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透过教材表象把握本质,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涵盖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维度的系统框架。一方面,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理清知识点间的递进关系与横向联系。另一方面,要立足学情构建知识框架,预留探究空间,激发学习潜力。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空间观念这一主线展开,知识体系从平面到立体、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逐步递进,包括认识方向、确定位置、运用参照物等核心要素。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方向标识,利用情境游戏体验方位变化,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经由实践操作,理解参照物的重要性,掌握描述位置的方法。立足认知规律设计探究任务,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水平[1]。
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促进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南,精准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实现。科学合理的目标设计需要体现单元主线,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首先,目标设计要涵盖知识理解、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情感培养等维度,体现数学学科素养的综合性。其次,注重目标的针对性和挑战性,既符合实际又引领进步。最后,统筹处理共性与个性目标、近期与远期目标的关系。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该单元以测量思想为核心,通过直观认识、实际测量、公式推导等环节培养量感。知识目标包括理解周长含义、掌握测量方法、运用公式计算;能力目标涉及观察分析、数学建模、问题解决;思维目标强调归纳推理、空间想象;情感目标注重严谨求实态度的培养[2]。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实现目标达成。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教学始终聚焦育人导向,促进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创新融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协同推进
教学评一体化注重教学与评价的深度融合,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创新教学模式与丰富教学形式对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互动探究,通过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突破传统教学定式。同时,评价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及时诊断与改进学习效果。此外,多元化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促进学习反思。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为例,该单元知识结构严密,计算方法灵活多样。教学中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设计递进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规律。通过超市购物、配制饮料等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在具体实践中,采用分阶段评价方式,运用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单元测试等多样化评价手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动态记录学习轨迹。适时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基于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做好个别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获得适度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形成[3]。
四、强化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单元教学中需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要紧密结合单元内容,精心设计数学实验、项目探究、问题解决等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将抽象知识与具体情境相联系,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时,教学中可设计校园测量活动,让学生运用面积计算知识测算操场、花坛等场地面积。通过绘制设计图纸、规划校园环境等实践任务,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此外,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面积问题,如装修房屋、铺设地砖等情境,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实践活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在单元整体视角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教师从深度挖掘教材内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创新融合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教学实践。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理念更新、目标引领、模式创新、实践强化等方面协同发力。只有扎实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才能真正把握单元教学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评一体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许茹燕.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J].亚太教育,2024,(19):122-124.
[2]叶芙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7):121-122+167.
[3]金顺玉.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路径探究[N].江苏科技报,2024-07-01(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