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本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价值、路径与展望
徐彦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 政策引领与时代背景
1.1 引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引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纲要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这一指引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它不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兼具高等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的教育类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湛专业技能、良好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作为国际交流与专业学习重要工具的英语教学,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英语能力已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全球竞争的必备工具。
1.2 引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的技术驱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等九部门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突破口”,“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以新技术赋能教育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该《意见》为 AI 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它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加速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的变革,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对于本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而言,这意味着必须抓住数字化、智能化的历史机遇,利用 AI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的痛点与难点,实现教学流程的重塑与优化,从而真正落实“增强适应性”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2AI 赋能本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本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其工具性体现在它是学生获取国际前沿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操作进口设备、胜任涉外岗位的必要工具;其人文性则体现在通过语言学习开阔国际视野、理解多元文化、提升综合素养。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支撑这双重属性时面临巨大挑战,AI 的赋能恰逢其时,尤为必要。
2.1 应对课时增加与难度提升的内在需求
随着本科职业教育对人才外语能力要求的提高,英语教学的课时普遍增加,内容难度也从基础通用英语向“通用英语(EGP) + 职业英语(ESP)”相结合的方向提升。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应对学生基础差异大、学习需求多元的新局面。AI 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能够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推荐,实现“因材施教”,确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有效应对课时和难度变化带来的挑战。
2.2 深化英语教学工具性价值的必然选择
职业英语(ESP)教学强调在特定职业场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AI 技术可以创造出高度仿真的虚拟职业场景(如国际贸易洽谈、工程技术说明、酒店服务接待等),通过智能语音对话机器人、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让学生进行沉浸式、交互式的语言实践。这种“在做中学”的模式,极大地超越了传统课本和音频材料的局限,使语言工具的使用训练更加真实、高效,能直接赋能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
2.3 实现英语教学人文性目标的有效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AI 可以通过智能推送、多模态资源库,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英语国家文化、企业文化与职业规范。例如,AI 系统可以分析最新的国际新闻、行业报告、影视作品,并生成配套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和思维模式。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使英语学习超越功利性的工具学习,成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
2.4 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统一
本科职业教育通常班额较大,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问题。AI可以作为教师的“超级助手”,承担起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如发音纠正、作文批改、词汇测试等, 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启发式、讨论式、情感性的教学活动中去。同时,AI 提供的全流程学习数据,让教师能够精准把握班级整体和每个个体的学情,从而实现从“群体教学”到“个体关怀”的转变,真正实现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3AI 赋能本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AI 赋能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教学生态的系统性重构。其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 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搭建赋能基础
建设支持 AI 应用的智能化教室和在线学习平台。硬件上,配备智能语音识别系统、VR/AR 设备等;软件上,引入或开发集成智能教学系统(ITS)、学习管理系统(LMS)等平台,整合丰富的数字化 ESP 教学资源库,为个性化、
沉浸式学习提供基础环境支撑。
3.2 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重塑教学流程
个性化学习路径: 利用AI 算法分析学生入学水平测试数据,为其生成定制化的学习计划,动态推荐微课、练习题、阅读材料等。
智慧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运用AI 助教进行签到、分组、实时问答、投票互动等,提升课堂效率。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口语对话练习和即时反馈。
虚拟仿真实训: 针对不同专业,开发基于 AI 和 VR 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与AI 驱动的“外国客户”进行谈判模拟;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可在虚拟机舱内进行双语服务演练。
3.3 重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数据驱动
变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构建“过程性评价 + 综合性评价”的智能化评价体系。AI 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和分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质量、口语流利度等多维数据,生成可视化的学情报告和学习力画像。这种基于大数据的评价不仅更全面、客观,也能为教学反思和干预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
结论
人工智能赋能本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是响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数字化行动的重大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它通过技术手段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规模与个性、工具与人文、理论与实践的诸多矛盾,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再先进,也只是工具,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发展”。未来的方向,必然是“人机协同、智慧共生”。最理想的图景是: AI 高效处理一切可标准化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而教师则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跨文化理解力和高尚的职业情操,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展望未来,AI 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通力合作,共同在课程标准建设、资源开发、师资培训、伦理规范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与创新,共同推动本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迈向智能化、个性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国工匠奠定坚实的语言与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Z]. 2024
[2] 教育部 .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 [Z]. 2025.
[3] 人工智能赋能商务英语教育的现状及优缺点分析 [J]. 叶思琪 ; 夏添一 ;尹秀娟 . 英语广场 ,2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