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蒋秦兰
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 404700
摘要:文章以小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跨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创设真实文化情境、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注重文化差异比较与理解三种方法,旨在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然成为英语学习者必备的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其建立文化视野、提升文化鉴赏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资源局限性影响,小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实践仍面临诸多困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契机。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跨文化教学,能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搭建中外互动交流的桥梁,为文化比较和反思提供平台支撑。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应用可谓卓有成效。教师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有机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跨文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教师可以播放英美国家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加深对目标语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网络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的利用为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素材。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为学生搭建起通向异域文化的桥梁。诸如英文网站、博客、论坛等,都蕴含着鲜活的跨文化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浏览这些网络资源,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在线交流互动,在真实的跨文化对话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文化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让学生在仿真的语境中感知、理解和内化异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将文化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在沉浸式的文化场景中学习语言知识、体验文化内涵[1]。
以“Our Favourite Sports”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美国人最喜爱的四大球类运动:美式橄榄球、棒球、篮球和冰球。教师首先播放这四种运动的比赛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运动的激烈与刺激。接着,教师展示一组反映美国人体育生活的图片,如超级碗比赛现场、全明星赛、少年棒球赛等,使学生直观感知体育在美国文化生活中的独特地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运动在美国如此受欢迎”“这些运动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特点”等问题,启发学生从文化视角分析、理解美国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多元解读的跨文化意识。
(二)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中外学生互动平台,通过网络实时互动、协作任务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与异国同龄人交流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中外学生开展网络笔友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就感兴趣的文化话题进行书信往来,在互通有无的交流中加深对彼此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策划跨文化主题研究项目,引导中外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某个文化现象,通过头脑风暴、资料搜集、成果展示等环节,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跨文化合作能力[2]。
以“Our Houses”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中美学生开展“Dream House”跨文化交流项目。首先,教师在网络平台上随机为中美学生搭档,引导搭档用英语交流介绍自己理想中的房子,如房间构造、内部装饰、家具陈设等。接着,教师鼓励搭档用画图软件协同设计各自心目中的梦想之家,中国学生画美式住宅,美国学生画中式宅院,在协作绘图的过程中加深对彼此居住文化的认知。活动最后,师生共同举办线上“Dream House”作品展,搭档用英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分享对中美住房文化差异的感悟。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运用kitchen, bedroom等与房屋相关的单元词汇与外国同伴流利交流,更能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对话中领会中美住房文化的内在差异,体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收获跨文化理解与包容的情怀。
(三)注重文化差异的比较与理解
培养跨文化意识,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敏锐觉察中外文化的异同,学会换位思考、包容差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中外文化,提高文化辨析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文化对比思维导图任务,引导学生罗列中外文化在某一方面(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不同表征,使学生建构文化差异的概念框架。
以“At the Table”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填写思维导图,列举中餐和西餐在食材、餐具、用餐礼仪等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异同。接下来,教师展示一段西餐餐桌礼仪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使用餐叉和餐刀、进餐时的坐姿、用餐速度等,并评点视频中的行为举止。讨论中,学生可能会对某些西式餐桌礼仪产生不解,认为“这样不便”“那样不卫生”。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他们的这些做法有什么合理性?背后有怎样的文化渊源?通过参照母语文化反射分析目标语文化,学生逐步学会跳出自我文化视角,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接纳文化差异,领悟“入乡随俗”的文化共处之道,提升跨文化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小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层面不断创新求变。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将先进技术视为优化跨文化教学的得力助手,积极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技术发展动向,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拓展跨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全球文化素养,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瑜.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J]. 2023(11):282-284.
[2]倪雅韵.小学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