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任艳
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小学部)2256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文章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涵与价值,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加以阐述,旨在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苏教版
一、引言
核心素养作为当代教育的热点话题,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受到广泛认可,然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本文旨在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涵与价值
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关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强调价值观与人格品质的塑造。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离出数学本质,提升他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换。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论证,培养他们严谨、理性的思考方式。
数学建模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它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使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数学运算能力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计算与操作技能,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数学运算时能游刃有余。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则是激发学生通过图形、图像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升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能处理、解释和推断基于数据的模式,趋势和关系。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做出明智决策至关重要。这些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不仅助力学生在数学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为其在学术、职业和生活中,建立起以证据和逻辑为基础的决策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3.1情境交融,点燃学习热情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巧妙地编织生活元素,如在“超市挑战”中,引导学生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最优商品选择,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再如,通过规划一次虚拟的旅行,学生们在规划路线、估算距离中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从而激发探索的热情,培养对数学的热爱,进而内化为积极的学习动力。
3.2共享智慧,催生自主学习
倡导小组协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共同破解难题,锻炼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在解决数学建模任务时,学生分工合作,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提升学术适应力和弹性。这样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自我驱动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深度反思的习惯,形成自我激励、持续进步的学习态度。
3.3实战演练,增强应用能力
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应用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诸如预算规划、家居空间设计等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深化对数学实用性的理解。通过参与社区健康调查的统计分析,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敏锐的问题洞察力和策略制定能力,巩固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应用。
3.4个性化反馈,助推全面发展
实施全面评价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知识掌握与思维、协作技巧的同步提升。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及团队活动中的表现,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积极的评价反馈鼓舞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热情,确保他们在学习旅程中保持积极态度,全面发展学术、情感和社交技能。在学生创新解题的数学项目中,教师及时认可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中,教师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教学内容,设计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策略。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将生活中的多边形实例,如社区游泳池的形状、校园建筑的平面图等,巧妙地融入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们关注并思考实际生活中的多边形面积计算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引导他们运用割补法、拼接法等多种策略,共同探讨不同多边形面积的求解技巧。教师可以提供预先剪裁好的图形,让学生通过剪切、拼接,模拟割补法,理解多边形面积的直观推导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设计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开放性问题,如模拟校园绿化改造项目,要求学生计算和规划绿地面积,或让其设想自家后院的多边形花坛设计,从而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也锻炼了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通过课堂反馈和讨论,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及时、具体和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表扬学生的创新解题思路,强调团队合作与分享精神,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论与展望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强调了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通过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以合作学习小组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实践应用环节则锻炼了解决问题与动手操作的能力,而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则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调整与进步。以此为依托,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将持续探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深度融合跨学科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中全方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输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维刚.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究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J].数学之友,2024(6):19-21.
[2]冯新武.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华夏教师,2022(27):79-81.
[3]李英菊.新课标视角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4(15):145-147.
[4]赵舒琼.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8):63.
[5]李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