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

作者

马帅 李雪 韩文芹

1.泗水县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 273200 2.泗水县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 273200 3.泗水县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 273200

摘要:本文聚焦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深入剖析生物多样性评估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详细阐述了多种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如样方法、样线法、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等。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评估结果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策略制定的指导意义,涵盖栖息地保护、物种恢复计划、生态廊道建设等保护措施。旨在强调通过科学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坚实支撑,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评估;保护策略;资源调查

一、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数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野生动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丰富文化内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如森林砍伐、土地开垦、气候变化、非法捕猎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的重要手段,而生物多样性评估则是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关键环节。通过准确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我们能够识别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和关键物种,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而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因此,研究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

2.1 样方法

样方法是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一定面积的样方,对样方内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进行详细调查。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研究对象和区域特点合理确定。例如,对于草本植物群落的调查,样方面积可设置为 1 平方米左右;对于森林群落,样方面积则可能需要达到 100 平方米甚至更大。通过对多个样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估算出整个研究区域内的物种丰富度、多度等指标。

2.2 样线法

样线法是沿着预先设定的样线进行调查,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出现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样线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覆盖不同的生境类型。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的范围和精度,确保不遗漏重要物种。样线法适用于对大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移动性较强的动物进行调查。

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应运而生。例如,DNA 条形码技术通过对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物种,尤其是对于一些形态相似难以区分的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宏基因组学技术则可以对环境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 DNA 进行测序,全面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三、生物多样性评估在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作用

3.1 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

通过生物多样性评估,我们可以掌握研究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格局以及生态习性等信息,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这为我们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基础数据,使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3.2 识别关键物种和热点区域

在生物多样性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物种的珍稀程度、生态重要性等因素,识别出关键物种。这些关键物种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好它们有助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同时,通过评估还可以确定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这些区域通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特有性,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3.3 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生物多样性评估,我们可以分析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城市化、农业扩张等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某一区域在开发建设前后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4 监测保护效果

在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后,通过定期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可以监测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如果保护措施有效,生物多样性应该得到改善,如物种数量增加、种群规模扩大等。反之,则需要对保护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基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策略

4.1 栖息地保护

栖息地是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保护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根据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确定重要的栖息地类型和分布区域,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生态廊道等方式,对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例如,对于一些濒危物种的栖息地,要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加强生态修复和管理。

4.2 物种恢复计划

针对濒危物种,制定科学合理的物种恢复计划。通过人工繁育、放归自然等措施,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在实施物种恢复计划之前,需要对物种的生态需求、种群动态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确保恢复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大熊猫的人工繁育和放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4.3 生态廊道建设

生态廊道是连接不同栖息地的通道,能够促进野生动植物的扩散和交流,提高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根据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在重要栖息地之间规划和建设生态廊道,如河流、森林走廊等。生态廊道的建设要考虑到野生动植物的迁徙习性和生态需求,确保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4.4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

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非法捕猎、贸易、破坏栖息地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4.5 公众教育与参与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如科普讲座、生态旅游等,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如志愿者监测、栖息地保护等,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氛围。

五、结论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我们能够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识别关键物种和热点区域,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监测保护效果。基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制定的保护策略,如栖息地保护、物种恢复计划、生态廊道建设等,能够有效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将生态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应用于生物多样性评估和保护工作中。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柯娟.隆畅河自然保护站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24,(02):37-40.DOI:10.16449/j.cnki.issn1002-3356.2024.02.003.

[2]李小刚.山西省泽州县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23,(09):73-75.

[3]唐芳毅.隆安新团黑叶猴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04):56-61.